特朗普缘何再度对华示好?原来是连遭暴击,后院起火!

察理思特

11-07 07:18

摘要

政府停摆刷新历史纪录,地方选举共和党全线溃败,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特朗普面临二次执政以来最严峻国内挑战

政府停摆刷新历史纪录,

地方选举共和党全线溃败

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

特朗普面临二次执政以来

最严峻国内挑战。

▲图源:IC photo

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36天,打破了停摆35天的历史纪录,成为美国史上最长政府停摆。这场政治僵局正给美国经济和社会民生带来日益严重的冲击。

而就在此前一天的地方选举中,民主党在纽约市市长、新泽西州州长和弗吉尼亚州州长这三场关键选举中全线告捷,共和党遭遇全面挫败。

与此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鹰派信号,表示12月再次降息并非“板上钉钉”,政府持续停摆导致的经济数据缺失,让美联储在政策决策上更加谨慎,这也给持续呼吁降息的特朗普带来额外压力。

政府停摆创纪录

美国联邦政府此轮停摆始于10月1日。截至11月5日,参议院已第14次未通过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导致停摆僵局持续不断。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4日,美国华盛顿,美国国会参议院以54票对44票的结果,再次未能通过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图源:IC photo

据分析师估计,政府停摆每周给美国经济造成约150亿美元的损失。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指出,根据停摆持续时间,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将下降一至两个百分点。

民生领域受到的影响尤为直接。由于资金耗尽,美国联邦食品救济项目“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已停止发放救济金,这是该计划设立60年来首次停发救济金。

交通领域也面临严重问题由于包括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内的数万名联邦雇员领不到工资而被迫休假,美国大量航班被取消或延误。美国交通部长达菲警告,如果空中交通管制员再领不到工资,将会看到大规模空中交通混乱。

▲图源:IC photo

此次停摆已成为美国政治极化的一大象征。与2018年政府停摆时不同,特朗普此次拒绝与民主党人谈判。两党围绕临时拨款法案的主要争议在于医保福利开支。美国《平价医疗法案》规定医保2026年度参保登记于11月1日启动,由于两党未能就相关政府补贴达成一致,保险公司已开始大幅上调年度保费。

在政府停摆期间,两党继续相互攻击。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数千万低收入民众急需的救济金只有在激进左翼民主党人给政府开门之后才能发放。而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则指责共和党人应该为明年飙升的医保价格负责。

民主党选举逆转

正值联邦政府停摆创下纪录之际,特朗普和共和党在11月4日的地方选举中遭遇重大挫败。

民主党在纽约市市长、新泽西州州长和弗吉尼亚州州长这三场关键选举中全线告捷。这三场关键选举的结果被视为2026年中期选举的重要风向标,预示着民主党有能力在明年的中期选举和2028年总统选举中卷土重来。

▲赢得选举,90后马姆达尼成为美国纽约市史上首位印度裔市长。图源:IC photo

在纽约市市长选举中,34岁的民主社会主义者佐赫兰·马姆达尼以50.4%的得票率当选,他将成为纽约市历史上第一个穆斯林市长、第一个南亚裔市长、第一个出生在非洲的市长,也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年轻的纽约市市长。

▲米基·谢里尔当选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图源:IC photo

在新泽西州,民主党众议员米基·谢里尔以13个百分点的显著优势战胜共和党候选人。在弗吉尼亚州,民主党候选人阿比盖尔·斯潘伯格以15个百分点的巨大优势获胜,成为该州首位女性州长。

选举结果不仅折射出选民对共和党执政的不满情绪,也为特朗普明年的中期选举敲响了警钟。此次选举溃败不仅暴露了共和党内部的政治危机,更将直接加剧对特朗普领导力的信任危机。若任其发酵,特朗普的执政基础将被严重动摇,甚至可能在中期选举前就陷入“跛脚鸭”的尴尬境地。

图源:IC photo

美联储意外放鹰

在政府停摆导致经济数据缺失的背景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新释放了鹰派信号,表示12月再次降息并非“板上钉钉”。

鲍威尔在美联储最近的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后表示,FOMC内部存在“强烈分歧”,“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或许应该至少等待一个周期”,因此,12月降息“远未板上钉钉”。政府停摆导致的经济数据缺失是美联储谨慎的重要原因。

鲍威尔认为,“私营部门数据不能取代政府统计数据,在政府停摆期间,美联储不太可能对经济有非常细致的了解”。受鲍威尔鹰派言论的影响,交易员下调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押注,预计降息概率从近100%降至65%左右。

美联储面临的困境体现了政府停摆对美国经济政策制定的负面影响。在缺乏关键经济数据的情况下,美联储难以准确判断经济状况,从而无法做出恰当的政策决策。

近期,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持续承压,短期利率指标SOFR一度大幅飙升,市场资金面异常紧张,股票市场出现回调。债券市场同样低迷,美债收益率上行。这一系列状况给一直呼吁降息以支撑经济的特朗普政府带来了显著压力。

对华政策务实调整

面对国内创纪录的政府停摆、选举溃败与美联储政策压力形成的多重压力,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出现务实调整。

在结束釜山中美元首会晤后,回到国内的特朗普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专访时一改往日强硬姿态。他说,“这是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世界,中国和美国之间尤其是这样,与其只是把他们(中国)打败,不如与他们(中国)携手共事,这样我们可以变得更强大、更出色、更有力。”

面对国内频出的状况与日增的中期选举压力,特朗普集中精力“攘外必先安内”也是形势所迫。正因如此,当对华持续施压未能见效甚至遭到反噬后,他转而打出了一张缓和牌。毕竟,此时调转路线,主动对华示好,可以把市场和商界稳住,拉拢中间派选民,也算是特朗普给自己争取点喘息的空间。

统筹丨胡 文

作者丨郑创彬

编辑丨梁 煖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