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研设“双聘教授” 共育复合型人才

综合开发研究院

09-11 14:24

摘要

河套数学院由丘成桐发起并任理事长,将依托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与资源优势,聚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数学+人工智能等交叉研究领域,构建数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9日,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深圳)(以下简称“河套数学院”)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以下简称“河套深圳园区”)举办入驻暨场地启用活动。首批17位科研人员入驻开展工作,包括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丘成栋、于如冈等全球知名数学家。河套数学院由丘成桐发起并任理事长,将依托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与资源优势,聚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数学+人工智能等交叉研究领域,构建数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

“我们希望在河套深圳园区,以数学与交叉学科的研究为深圳乃至大湾区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丘成桐表示,港中大致真学院与河套数学院会持续联动,期待河套数学院成长为大湾区的一张重要的科研名片。

河套数学院常务副院长丘成栋在启动活动上介绍,当前研究院已完成引才17人,预计到2025年年底扩充人才至50-60人。研究院的研究中,偏微分方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代数几何等基础数学在研究中占比25%,量子计算、随机控制等为代表的应用数学占比50%,高性能计算、生物信息、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与成果转化占比剩下的25%。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刘雪菲认为,河套数学院落地在河套深圳园区,极大便利了香港等地区的深度参与,“香港可围绕‘基础科学引领交叉创新’理念,从基础攻坚和复合人才培育两方面深度参与。”

当前,河套数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已开展了深度合作:在丘成桐院士推动下,港中大成立了致真交叉数学科学院;港中大的学生未来也将进入内地开展研究。“香港的高校与科研机构都可以与河套数学院逐渐建立合作关系。”

刘雪菲认为,双方首先可以共同承担和发起大科学计划。例如,以生物学或医学为代表的传统单一学科已无法应对现代科技和医疗的复杂挑战,未来的突破性进展必然来自于多学科的深度交叉与融合。“深港合作之下,可以打破学科壁垒,将数学家、生物学家、工程师、医生等聚集在一起,用共同的‘工程语言’或‘数学语言’解决复杂、攻克科学难题。”

另一方面则是人才共育上的合作。刘雪菲建议,依托香港高校的国际师资与研究院共建“双聘教授”机制,譬如数学家与生物学家联合指导之下,培养出能攻克等跨学科难题的复合型人才。(大公报记者 胡永爱)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