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到北京,从上海合作组织到金砖国家,又一场大国外交活动备受瞩目。
9月8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线上峰会,就当前国际形势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形成广泛共识,对于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增进全球南方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两个月前,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为何此时又举行线上峰会?这次又发出了怎样的“金砖强音”?
(一)
金砖国家是塑造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
2006年,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外长举行金砖国家首次外长会晤,启动金砖国家合作序幕。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随后逐步构建起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涵盖政治、安全、经济、科技、人文等领域的综合性战略合作机制。
随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影响力持续提升,“金砖大家庭”也在逐步壮大。2011年,南非加入;2024年,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加入;2025年1月,印度尼西亚加入。扩员后的“大金砖合作”,以更广泛的代表性和更强的包容性,汇聚了来自亚洲、非洲、中东、拉美等地区的新兴力量,成为全球南方国家的重要合作平台。
金砖合作的成就,源于对公平正义的坚定追求、对创新发展的不懈探索、对文明互鉴的深厚实践。自诞生以来,金砖国家尊重各国历史与文化传统,以互尊互谅、主权平等、团结民主、开放包容、深化合作、协商一致的金砖精神,超越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差异,打破关于“现代化”模式的单一叙事,走出了一条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道路。
此次线上峰会是金砖扩员后的又一次重要聚首,标志着“大金砖合作”迈入常态化新阶段,也反映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变局、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迫切愿望。
(二)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个别国家接连发起贸易战、关税战,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严重损害国际贸易规则。
重要关头,世界期待金砖国家发出“金砖强音”,以更好应对全球挑战、引领国际合作。而且,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理应履行金砖责任、展现金砖担当。
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然而,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刻赤字,全球南方国家在安全与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不足,和平与发展诉求难以有效实现。这个时候,更加需要推进“大金砖合作”,展现集体智慧和力量,为处于动荡变革期的世界注入宝贵的稳定性和强大的正能量。
贸易战冲击国际秩序,是世界大变局的重要表现。特别是美国单方面挑起关税战,将贸易作为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严重威胁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严重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个时候,更加需要金砖国家携手应对危机挑战,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维护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
如何推进“大金砖合作”?
习近平主席提出三点建议,即“坚持多边主义,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坚持开放共赢,维护国际经贸秩序”“坚持团结合作,凝聚共同发展合力”,切中要害,深受好评。
多边主义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依靠。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旨在推动各国携手行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落实全球治理倡议,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才能夯实多边主义根基。同时,要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升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通过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更好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谁也不能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各国发展离不开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都要坚定不移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遇、实现共赢。一方面要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抵制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另一方面要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将发展置于国际议程的中心位置,让全球南方国家公平参与国际合作、共享发展成果。
金砖国家合作越紧密,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底气就越足、办法就越多、效果就越好。
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近一半,经济总量约占世界30%,贸易总额占世界五分之一,集聚“大富矿”“大工厂”“大市场”。打铁必须自身硬。把自己的事办好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务实合作,在经贸、金融、科技等领域打造更多合作成果,才能让“大金砖合作”基础更牢、动能更足、影响更大,才能更好应对外部挑战,更多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人类社会再次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只要各国担当作为、守望相助,金砖这艘大船就一定能够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始终行稳致远。
来源 | 南方+客户端(文 | 丁建庭)
编辑 | 卓佩仪
校对 | 裴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