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人圆梦到帮一群人圆梦,港青郭玮强的“二次旅程”

深圳前海

09-02 15:39

摘要

透过自己的故事,让更多香港人在前海寻梦

作为内地深港合作最紧密区域,前海已吸引近万港企入驻在区港人逾万人。他们为何扎根前海?又在此书写了怎样的双城故事?南方日报、南方+推出《前海“港”故事》特别策划,聆听湾区心跳,讲述同根之情,一起来看→

9年前刚来前海时,郭玮强绝不曾想过日后会被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后又成为前海首批登上《福布斯》《胡润百富》的30岁以下创业精英,更逐渐从一名为自己寻梦的“创业者”转型为帮一群人圆梦的“引路人”。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仔’,两手空空来到前海,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从以前到现在,郭玮强时常会说这句话。这也让他心中充满了感恩情怀,希望透过自己的经历,让更多香港人了解真正的大湾区,来前海寻梦。

于是,在奋力创业的同时,郭玮强也大量参与到接待香港团队访问前海的活动中。2024年,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成立十年之时,郭玮强加入其中,希望可以帮助有志来到内地发展的香港青年,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支持。

“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今天,大湾区是为数不多能同心同频的区域。特别是深港两城,经济发展程度、地理位置相近,城市产业互补性强,前海则是深港强强联手的核心区域,将成为未来世界非常重要的舞台,我希望可以在这个平台发挥更多作用。”郭玮强给自己定下了新的未来目标。

2015年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一年后,郭玮强因受制于香港在制造业供应链与产业链上的局限,与合伙人带着自主研发的智能行李箱项目入驻前海梦工场,成立前海随身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在深圳创业沃土的滋养和前海惠港政策的支持下,公司很快推出产品、融资成功。更让郭玮强不敢想象的是,2018年10月24日,自己作为香港青年代表被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当时的一切我都历历在目,至今想起也非常激动”。

感受到国家对香港青年的重视,郭玮强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念头:透过自己的故事,让更多香港人在前海寻梦。“我是理工男,以前总觉得把自己的事做好就可以了,但那一刻却觉得自己可以做更多,有了强烈的使命感”。

此后几年,郭玮强的公司协同利用整个大湾区的制造产业链,快速发展,先后获得50多项知识产权及专利,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个人也登上《福布斯》和《胡润百富》的30岁以下创业精英榜单。

与此同时,他也大量开始参与接待香港团队访问前海的活动,包括接待香港特首李家超率队的特区政府及立法会大湾区访问团、粤港澳大湾区校友会等,向初来内地的香港青年分享大湾区发展优势和生活情况。

“这个过程中,前海厚积薄发,支持港澳青年发展的政策逐一落地,早年困扰我们的创业空间、跨境交通、商圈配套、子女读书等问题全部解决。同时,香港青年对于梦想和出路的想法逐渐改变,不再拘泥于本土择业就业创业,而是愿意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深港融合进入'黄金时间’。”郭玮强说。

2024年,运营十周年的前海梦工场面向全球招聘港籍管理人才,对港青港企推出“1元入驻孵化、5亿组建基金、1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等“1510”升级发展模式,这让郭玮强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便加入梦工场,进一步助力对接香港资源和推动港企招商。

在前海梦工场,郭玮强的行程满满,几乎每天都会带香港团队来前海参观,频密地对接了香港八大高校、两大园区、五大研究院和19个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资助计划机构,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双方合作的机会。

“我希望让更多团队入驻,但对资质有两个选择标准:一是你带来的必须是一个可以长成大树的种子。金种子、银种子、铜种子,甚至普通种子都可以,但不可以是一个烂种子,否则再用心栽培也很难成活;二是要有来这边发展的正确心态,不能只想着拿补贴,没享受政策就不开始做。”郭玮强说。

随着入驻港创团队的激增,前海希望给这些香港青年更地道和更贴近的服务,郭玮强便帮助对接不同领域资源和搭建梦工场生态伙伴。在这里,他更深入地接触和了解到深港科创融合的痛点。

比如,许多港澳团队怀揣技术却难接地气,内地孵化载体惯用的模式已无法满足其需求。再如,由于初来乍到,一些初创企业找不到好的供应商,常因踩坑劣质第三方服务而延误发展。

为此,他希望去打造一个属于前海梦工场全新的孵化服务体系,“这个活不简单,而且可能要经历‘试错’,但我觉得非常有幸可以参与其中”。

目前,他正带领团队筹备“梦工场生态伙伴合作计划”,拟在8个领域各招募6-8个性价比高、服务质量好的供应商,让创业团队可以放心和便捷的找到合作伙伴。“比如,专业服务领域就包括法律、知识产权、税务、财务和人力资源等,在前海找不同的供应商”。

同时,他运用了“分层孵化”机制,给产品未成型的团队嫁接产业化资源;为验证市场的企业对接测试场景;向成长期项目引入融资和战略伙伴。这些方法都很快见效,近一年来已有近200家港澳企业在前海扎根,前海梦工场企业入驻率超80%

“我以前在台前,在聚光灯下;现在是幕后,我想让前面的人发光发亮,发挥出好的成绩。”如今,最让郭玮强高兴的事之一就是听到他引入或服务的香港团队又研发出了好的产品或又拿到一笔大额融资,而他自己的新目标则是,尽快完善前海梦工场创新创业生态圈,培育出独角兽企业,让前海成为大湾区城市群的创新共同体枢纽。


来源:南方+

记者:张玮

校审:卢东勃
编辑:张舒扬

图片

  • 永年饮食主席刘逸轩谈在前海做好港味传承
  • 从香港来前海创业,这是属于她的深圳故事!
  • Qianhai Connect-深港企业发展交流会在港举办
图片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