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香港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日本的“东京-横滨”,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
创新集群是指汇聚发明家、科研工作者和风险资本活动,推动变革性创意诞生的地区。自2020年起,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已经连续五年位列世界百强创新集群第二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本次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成功登顶正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强劲活力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澎湃动能的生动体现。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在此前表示,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的优势在于其强烈的城市精神以及广州、深圳、香港的相互合作。每座城市已经形成非常成熟的创新生态系统,有许多高科技、由技术创新驱动的公司。此外,政府层面也给予创新大量支持,不仅建立了适宜的法律环境,还构建了有利于创新和创造力的生态系统,出台了很多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服务举措。
当前,广东知识产权地区发展指数位于全国前列,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6.77万件,累计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0.47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906.46万件,均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领跑全国。近年来,广东着力推进国际一流湾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在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深化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持续建设10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21个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8个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
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亿元、增长18.9%,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跃居全国城市第二,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即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6.46%。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3.3%、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一。2024年,这座城市专利授权量高达24.19万件,连续7年领跑全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63万件,连续21年稳居全国首位。截至2024年底,深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0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9倍。
2025年6月,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揭晓,深圳创新主体斩获81个奖项,约占全国总数的10.5%,其中金奖项目9个,占全国金奖总数的22.5%。华为、中兴、中广核、腾讯、比亚迪等深圳科技巨头齐聚金奖榜单,绘王趋势科技、大疆创新、车和家科技、比亚迪则在外观设计领域摘得桂冠。
这些数字,是深圳创新引擎高速运转的最佳证明。这些沉甸甸的奖项,是对深圳企业创新硬实力的最高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