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财报:第二季度营收为1159.6亿元,创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0.5%;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19亿元。小米集团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108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5.4%。

19日晚,在二季报发布后不久,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和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双双发文“晒”财报。


在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方面,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55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11.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240万台,同比增长0.6%。第二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创历史新高,收入为3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7%;毛利率为22.5%,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国际市场上,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在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69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
在全球多个重要区域,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市占率持续提升:东南亚地区排名上升至第一,市占率增至18.9%;欧洲地区排名重回第二,市占率增至23.4%,市场份额首次超越苹果;中东和拉美排名位居第二,市占率分别为18.7%和19.6%;在非洲排名第三,市场份额增至14.4%。
据Canalys数据,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环比减少2.7%。相比之下,小米在出货量表现上优于行业整体水平。
小米汽车业务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的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由2024年第二季度的64亿元,增加233.9%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213亿元,也创历史新高。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206亿元人民币,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为6亿元人民币。
本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26.4%。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为3亿元人民币。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新车81302辆。
19日,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当晚的业绩电话会上表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小米在汽车等创新业务上的费用投入超300亿元,所以累计来看新业务仍然有较大亏损。对小米汽车全年35万辆的交付目标,卢伟冰表示有信心高质量完成。
小米高管明确,小米不参与汽车“价格战”,也不参与“内卷”,小米汽车的重要任务是把汽车产品交付出去。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交付新车81302辆。截至7月累计交付已超30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米集团召开的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卢伟冰提到“高端化”10次、“苹果”5次,这两个词几乎贯穿了整场会议。
这场电话会以及这份成绩单,传递出一种小米的攻势:它正试图通过“高端化”战略,向苹果等全球头部企业逼近。
财报称,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开支达到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截至2025年6月30日,研发人员数创历史新高,达22641人。

小米的“高端化”不限于手机,而是延伸到“人车家”全生态。
卢伟冰称,在手机、汽车、家电三个品类里,小米几乎都实现了超高端产品的突破。其中,汽车业务被视为关键。二季度,小米汽车平均售价已超过25万元(含税价超过28万元),接近宝马、奔驰、奥迪在中国的30万元均价。得益于此,小米汽车业务单季亏损收窄至3亿元,预计下半年有望实现盈利。
8月19日,小米集团股价以52.4港元/股报收,下跌1.23%。
8月20日,截至发稿,小米集团股价报52.30港元/股,跌0.19%,总市值13611亿港元。

看推文多多留言
有机会获商报君送出的礼品
朋友们千万别错过!
↓↓↓


来源 中国商报、读创财经
编辑 信嘉毅 责编 李耿光 校审 胡伟洪
监制 于雪

等你来pick→
双台风正在路上!深圳未来几天......
重磅发布会预告!就在今日上午10时
深圳为跨境资金开通“高速路”
2.58万亿元,内地城市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