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份榜单,掀开深圳的底牌!

刘晓博说楼市

06-30 10:53

摘要

只有深圳逆势增长3家,为什么?

近日,两份权威榜单发布,释放很多价值信息。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看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真实定位。

榜单一:626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

而在这份榜单中,深圳共有37家独角兽企业上榜,位居全球城市第六位(比去年增加了3家),成为国内独角兽企业增长最快城市之一。

对比其他城市:

北京75家独角兽,减少了3家。

上海64家独角兽,减少了1家。

杭州22家独角兽,减少了2家。

只有深圳逆势增长3家,为什么?

榜单二或能给出答案:624日,新财富杂志发布的《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统计了中国内地财富最多的500个企业家。

如果按城市分布,其中:

北京:70字节跳动张一鸣4815.7亿登顶首富)

上海:64(拼多多黄峥3057.4亿领跑)

深圳:58(腾讯马化腾蝉联深圳首富)

杭州:35(农夫山泉钟睒睒领衔)

广州:18(融捷集团吕向阳1134亿居首)

苏州、宁波:各13

在榜单二中,深圳有58位企业家上榜,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70个)、上海(64个)。

更重要的是,在深圳的58位顶级富豪中,他们来自52家民营企业,其中38家是制造业企业,占比高达惊人的73%

这个数据颠覆了人们对现代城市产业结构的认知。

在全球化浪潮和后工业时代,一个普遍的认知是:顶尖的城市经济最终会走向服务业化,即以金融、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为支柱,而将制造业转移出去。国内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基本遵循这一路径。

但在深圳,制造业依然是创造巨额财富、支撑经济金字塔的基座。

这里需要澄清一个概念,当我们说深圳的制造业时,绝不是指那种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传统工厂。

深圳的制造业有一个更准确的名字:智造业

看看深圳制造业富豪榜的领军人物就明白了:

王传福的比亚迪,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王来春的立讯精密,是全球消费电子龙头企业,苹果产业链的核心供应商。

汪韬的大疆,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以上份额。

任正非的华为,在5G、芯片、通信设备领域的全球影响力举足轻重。

…………

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其巨额财富主要来自实体产业的长期经营和技术深耕,而非依赖资本市场运作。

这种特质,也体现在深圳的TMT产业特征上。

新财富杂志指出,TMT(科技、媒体和通信)是当今创富的第一赛道。

然而,当全国的TMT版图多由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平台型算法型企业领衔时,深圳的TMT则呈现出鲜明的TMT”特征。

除腾讯外,华为、大疆等,其本质均为软件定义硬件的模式。它们提供的是复杂的软硬件结合体,这种模式天然具备更高的技术壁垒,并能直接带动庞大的高端制造业供应链。

比如大疆,它没有对商业模式去进行创新,而是将飞控、云台、图像处理等软硬件技术做到极致,围绕自身构建一个无人机产业生态。

如果说创富榜代表了深圳的“现在”,那么独角兽榜则预示着它的“未来”。

深圳独角兽企业之所以能高效成长,正是得益于这种由“智造业”巨头构建的强大产业生态和全产业链优势。

如德国强大的汽车工业,也并非仅靠奔驰、宝马等巨头。其背后是数以千计、高度专业化的隐形冠军供应商,它们与巨头协同研发,共同构成了强大的汽车生态。

深圳的独角兽企业,大多也并非寻求从零到一的颠覆,而是选择在巨头已经构建的产业生态中,进行高效的嵌入式创新

如金融科技独角兽微众银行,诞生于腾讯庞大的社交与金融生态;自动驾驶独角兽引望智能,成长于华为构建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

这种模式让初创企业不必从零开始构建供应链、寻找市场和积累技术,可以直接利用深圳现成的土壤,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创新效率和成功率。

这也正是深圳独角兽企业能在中国主要城市中逆势增长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榜单也验证了一个逻辑:企业家密度与资产价值呈强正相关。

榜单二中,深圳58位企业家的空间分布如下:

南山区:23

福田区:10

宝安区:9

这三个区合计诞生了42位顶级富豪,占总数的72.5%。这三个区也恰好是深圳房价比较坚挺的区域。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预测:深圳的下一个财富高地在哪里?

最新发布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规划的核心,是构建一个“17N”的全域创新空间格局。

“1”个综合性创新核心区:它以前海、深圳高新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为核心,整合宝安中心区等片区,形成一个能辐射整个大湾区的创新策源地

“7”个创新集中承载区: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坪山高新片区、坂雪岗科技城、宝龙科技城、会展海洋城、龙华高新片区。

“N”个创新产业基地:如清水河人工智能产业片区、坝光国际生物谷等,专注于细分领域。

从独角兽榜到财富榜,再到“1+7+N”规划,深圳城市定位已经清晰无比——“智造之都”。

随着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深圳的“智造业”还将进一步升级。

下一个十年,深圳很可能成为全球“智造业”的标杆城市。

深圳模式也给其它城市带来启示,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竞争力。

欢迎关注下面公众号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