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改革潮头再击楫,湾区风劲正扬帆。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下称《意见》)为深圳“三区”建设注入制度新动能,在破除“条块分割”的藩篱上发挥统筹作用,以“自上而下”改革牵引“自下而上”创新。
那么,深圳如何将“自上而下”的制度引导与“自下而上”的创新活力有机融合?对此,在深视新闻专访中,郑永年教授指出,深圳需以特区立法权为刃,斩断人才“帽子化”枷锁,突破数据流通壁垒;以“抓轻放老”“抓小放大”的智慧,培育新质生产力沃土。改革者的勇气,在于对试错的包容;先行者的担当,在于对监管的再平衡。唯有松绑与监管找到黄金分割点,深圳这片热土方可续写“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新篇章。

《意见》是深圳发展的新使命
深视新闻:
6月10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发布,您怎么看这份《意见》对深圳、对全国的意义?《意见》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郑永年:
我个人觉得这份《意见》非常重要,尤其对今天的深圳,现在我们叫“三区”,深圳经济特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对于“三区合一”的深圳,《意见》是一份使命,不仅仅是深圳或者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国家发展的需要。
我们最近在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做了大量调研。对我们国家来说,长三角、珠三角,就是国家经济增长发展的两个最主要的引擎。所以我看《意见》的核心就是如何在制度层面保障深圳履行“三区”的使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块。
《意见》主要是分成几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第二部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是什么;第三部分是如何保障这个《意见》能落实下去。

《意见》有助破除
“块块”改革被“条条”化
深视新闻:
您认为《意见》给深圳带来怎样的制度保障?
郑永年:
《意见》强调国家发改委的统筹作用,这也是我个人更看重的一点。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我们认为,深圳在整个国家体系里面表现为“块块”,但是我们所进行的改革也好,开放也好,实际上是受制于很多的“条条”。因为我们国家的“条块体系”,我们“块块”的改革被“条条”化了。像最近的河套、前海,这么小块里面,也是“块块”的改革“条条”化,有些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存在困难,容易呈现碎片化,缺少综合总体性。
这个并不是深圳本身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还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那么由国家发改委来统筹,就是有效的制度保障,因为国家发改委在各个部委里面能够起到统筹协调作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5年6月12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答记者问(图源:新华社)

深圳需要“自上而下”
与“自下而上”的改革合力
深视新闻:
有了《意见》的制度保障之后,深圳的改革还需要什么?
郑永年:
深圳的下一步改革,不仅需要《意见》那样“自上而下”的动力,也要配合“自下而上”的改革动力,这两种力量结合起来,我们就会有形成有效的改革,所以我对《意见》非常看好。对深圳、对国家发展过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但是下一步要脚踏实地,把《意见》落实到地面上才行。
深视新闻:
您说的自下而上的改革要怎么做?
郑永年:
因为就中央来说,这是一个来自上面的政策,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来看的话,我们需要梳理一下方方面面的改革,我们从何而来?我们现在走到什么地步了?我们面临的短板是什么?这些短板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所以需要系统性、整体性的思维,这样才能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然后把短板补上。
比如说科创体系,我们以前提出,基础科研、应用技术转化、金融服务——这些是创新的“三驾马车”。
如果深圳只考虑自己,可能有短板,但如果我们把深圳放在整个大湾区里面,我们什么短板都没有。例如在基础科研方面,我们有新的科研机构和大学,旁边的香港也有许多好大学。如果大湾区融合,我们的基础科研能力会成几倍的增长。在应用技术转化方面,深圳如果和旁边的东莞、惠州结合起来,我们是世界上应用技术转化能力最强的区域。在金融服务方面,香港是个世界金融中心,如果我们能做到深港融合,就能补齐短板。这也是为什么中央政府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概念,就是要强调融合发展

图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2024年深圳市政府正式批覆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法定图则》(图源:大公报)

深圳要破除人才“帽子”化
对人才“抓轻放老”
对企业“抓小放大”
深视新闻:
《意见》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圳的发展一直是“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在接下来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需要注意什么?
郑永年:
深圳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制造业基地,创新是深圳的灵魂,因此《意见》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对深圳非常重要。这也是跟我们这些年讨论的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度吻合的。实际上就是在讨论新质生产力从哪里来,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
创新离不开人才。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发展依靠的是人才的汇聚。但是深圳要警惕人才“帽子化”,“帽子”就是某某院士、某某学者之类的头衔,当然不是说这些不是人才,但这样片面地定义人才对一座城市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一旦把更多资源投到“帽子”人才上去,那些没有“帽子”的人才就会缺少资金的支持。
传统人才的定义,很多是写论文的人才。但是深圳实际上的发展主要靠工业人才,如何把这些人才纳入进我们的体系?在解决人才“帽子化”方面,深圳要走在前列。
我们现在的体制机制,还是把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分成两块,在这种情况下,基础科研人员大量地投入在写论文,我们的考核也是按发表论文来的,而很多论文没有转化的可能性,所以我们论文越写越多,但真正应用技术落地的比较少。
但现在趋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拿美国来说,以前,美国的基础科研都放在斯坦福大学这样一些大学里面,现在慢慢都转向大的高科技公司。高科技公司自己本身在做许多的基础科研和技术转化,这些完全是问题导向的,更为有效。

SpaceX星舰飞船试飞现场(图源:NASA)
所以我最近提出两个概念:对人才的支持要“抓轻放老”,不是说年纪大的不重要,但要抓住年轻人。要把大量的科研资金投入到年轻群体。这在北美、欧洲、亚洲,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现在大部分国家,尤其是进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后,人才都呈现年轻化倾向。
对企业扶持要“抓小放大”。各个地方大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占用了太多的资源,而真正需要资金和金融服务的中小型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就很难成长起来。我个人觉得,企业已经做大了,你就放给市场。真正有需要的中小型专精特新企业,政府一定要扶持起来。
我们不能被大企业绑架,造成一个“大而不能倒”的现象。把支持这些大企业的资源,来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我们可以培养许多未来的大企业。
这些都是我们要好好梳理的问题,否则发展会后劲不足。

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
加快与香港规则对接
深视新闻:
您谈到的这些调整,需要我们要摆脱以往的路径依赖,也是对政府部门提出更高的考验。您说对人才“抓轻放老”,对企业“抓小放大”,但是在人才和企业还没做出成绩之前,我们怎么知道他们是有潜力的呢?
郑永年:
我们去外地考察,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我了解到有的研究院就是五年考核一次,这和一年考核一次、一年考核两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一年考核两次,基本上我啥事情都做不了,大量的时间都在填表格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简化呢?而且我们有特区立法权,早期特区立法权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们为什么不继续去用呢?
我们要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我们有很多条件,好好梳理一下。这次我们一定要利用好《意见》,结合特区立法权,真正地成为“块块”改革。我们现在讨论河套和前海,河套、前海真的不要再各自搞一套,因为功能是差不多的,改革不能搞碎片化。尤其是我们一直在说,深圳要跟港澳规则对接、机制衔接。如果河套跟前海与香港的规则对接起来,以后以点带面扩大到整个深圳,这就是更有效的改革方式。
所以我觉得还是需要解放思想。你看看河套这一块,国家层面已经提出了,我们要加入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里面有很多条件要符合,我们要考虑能不能先把深港两地的数据流通起来。我到外地考察,有一个领导告诉我,他们就用行政的方法,把地方的数据统筹起来。我觉得这个做得好,因为我们现在的行政阻力是最大的,我们都是数据孤岛,行政的阻力只能用行政的方法来消除。
深视新闻:
香港实施“一国两制”,它与内地之间的数据流通属于跨境流通,这里面的障碍怎么消除?
郑永年:
“一国两制”就看你怎么理解。我一直说,邓小平先生设计的“一国两制”是一个可变动的制度安排,它不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果你把“一国两制”看成意识形态,你就动不得了,你把它看成可变的制度安排,那“一国两制”也要与时俱进的。
如果我们加入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后跟新加坡、新西兰这些国家对接,我们现在不妨先跟香港对接起来,这根本都没有阻力,但是需要协调,现在国家发改委也是承诺,要起到协调作用。

自2020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以来,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发展日新月异(图源:深圳市政府官网)

对地方官员适度放权
对企业家适度松绑
深视新闻:
五年前,深圳综改试点方案发布之后,您当时接受采访时说,综改试点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敢于试错”,五年之后,对这份《意见》的发布,您有什么新的看法?
郑永年:
对,要试错。我觉得要对地方官员、对企业家适度松绑。如果不松绑,可能坏事做不了,但好事也做不了了。
对企业来说,有时候因为监管过度,一些新质生产力流到国外去了。例如,有很多创新药都是中国企业研制的,但是因为三个原因就落不了地:第一,我们风投做得不够;第二,审批时间太长;第三,新药的药价要与社保体系挂钩,因此价格上不去。这三个原因使得一些新药流失到国外了。
互联网游戏产业也是一样,因为监管过度,一些游戏得不到版号而流失。其实,游戏产生的一些信息非常重要,尤其对人工智能发展。黄仁勋为什么能做那么好的芯片,他以前就是做游戏显卡的。所以我就一直在提倡,对企业的环保、劳工权益这些监管一定要到位,但是对新技术的落地,要适度去监管,监管过严了可能导致发展不足。
对地方官员还是需要适度松绑,放权一点。我们是人不是神,人肯定要犯错误,现在官员很紧张,没有一个人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失败,我们要允许失败。我们要领会吃透中央的精神,不是简单的形式主义上的层层加码,一定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本文原载于《深视新闻》。
GBA Review 新传媒
校对 | 詹蕴第
排版 | 许梓烽
初审 | 覃筱靖
终审 | 冯箫凝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听老党员讲党史!
7月你好,转机重庆,美好如“七”而至 洪崖洞,是古重庆城门之一,以巴渝传统“吊脚楼”建筑形式为依托,有“中华悬崖城”“天空之城”之称。“游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烫山城火锅,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玩不夜风情”…
剑道之如何避开对手的刀剑 李达源文 如何避开对手的刀剑? 第一,退到全部攻击范围之外,这样对手的刀剑就无法击中自己。 第二,闪避到对手刀剑轨迹攻击的左侧或者右侧。在对手攻击自己不到的情况下,自己是否还有余力再次攻击对手,这就是功夫的体现。 第三,在对手攻击自己不到的情况下,自己就会不断奔跑,或者移动,只是为了对手在短时间内不再有攻击到自己的状态。 在武士对决中,胜败只在一瞬间,所以,高手体现的功夫就在于如何躲避对手的攻击,高手体现的功夫也在于如何再次向对手发起攻击。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