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梁文锋领军者崛起,AI改变中国500创富榜密码

察理思特

06-25 09:28

摘要

如今,AI正在成为定义财富新秩序的核心变量。

过去十年,中国财富格局的变迁经历了从地产、互联网到新能源的轮动,而如今,AI正在成为定义财富新秩序的核心变量。6月24日,《新财富》杂志第23次发布500创富榜。榜单显示,AI及相关产业链成为主导榜单前十名变换的核心驱动力,并正在为TMT等赛道注入新动能。

张一鸣、梁文锋这些AI领军者的崛起,不仅仅是个人财富的跃升,更是中国创富逻辑变革的号角——从资源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

AI重构财富分配

张一鸣、梁文锋领衔财富榜革新

在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上,今年上榜的500位企业家(或家族)总持股市值为13.7万亿元,平均持股市值为273.8亿元,上榜门槛为66.2亿元,持股市值百亿以上的企业家为341位

 

其中,42岁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以4815.7亿元持股估值,首次问鼎首富。而7年前,他首次上榜时,身家为120亿元。

2024年,字节跳动营收1550亿美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330亿美元晋级国内互联网科技企业NO.1,超过阿里巴巴和腾讯,张一鸣在字节跳动中持股21%。目前,字节跳动在中国原生AI应用活跃用户前十中,拥有豆包、即梦、豆包爱学三席。

另一位AI浪潮的受益者是40岁的梁文锋,以1846亿元持股估值首次上榜即晋级前十。在DeepSeek主体平台——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公司中,梁文锋穿透后持股占比84%。

DeepSeek的出现,还改写了中美AI产业的竞争态势。AI的底座在于算法和算力,但具体到应用端,则依赖数据、场景和用户的沉淀,这些恰是传统互联网巨头的强项,在AI叙事带动下,马化腾、马云、丁磊身家均明显提升,稳居前十。雷军也以2010亿元身家、同比上涨96%的涨幅,排第六名。

AI之外,腾讯、阿里、华为等企业还通过腾讯量子实验室、平头哥半导体等平台,深入原始创新的无人区,积攒“从0到1”的技术能量。当实现“从0到1”突破的创新引领者快速杀入创富榜前列,这样的正反馈,将成为激励中国创新创业的不竭动力。

AI推动产业共荣

算力与芯片实现双轮驱动

AI以惊人的效率改变着世界,也以惊人的效率重塑着财富榜单。

本年度的榜单中,TMT(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仍然是创富的重要来源。

据统计,TMT赛道有110人上榜,比2024年大幅扩容22人,上榜企业家总财富高达3.34万亿元,占榜单总财富的1/4

在今年新上榜的72人中,TMT占据36席,贡献整个榜单新增量的一半。这一红利来自芯片、AI、消费电子产品的驱动,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其中,芯片是TMT赛道本轮的主要创富来源。

2024年,中国进口金额类别排第一的芯片,开始反向“卖爆”全球,出口量达到2981亿颗,出口金额达到15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6万亿元),不仅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且成为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超越了服装、纺织品和手机等传统出口强项。据《新财富》统计,今年上榜的芯片产业链企业家高达36位,在总榜单中占比为7%。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AI的兴起推动了智能驾驶、算力、高速网络通信等领域高速发展,为芯片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动能。而国产芯片的崛起,也在反哺中国AI产业的发展。

2025年一季度刚实现扭亏的AI芯片企业寒武纪,2024年营收不到12亿元,市值却已突破3000亿元。其创始人陈天石持股市值高达786亿元,同比上涨370%,连续两年夺得财富增速榜首席。

今年的榜单中,仅在印刷电路板(PCB)这一细分领域,就新增了沪电股份吴礼淦家族、胜宏科技陈涛、广合科技肖红星与刘锦蝉夫妇三大上榜者。此前,作为芯片的载体和连接平台的PCB主要应用于通讯电子、消费电子市场,近年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领域接力提供增量。而2024年AI应用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后,数据中心的AI服务器和高速网络设备成为PCB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

国产大模型在努力降低对芯片的性能需求,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海外高阶芯片的需求。英伟达CEO黄仁勋最近披露,4年前,英伟达占据了内地AI芯片95%的市场,如今只占到一半。而国产芯片,也在努力适配国产大模型的训练生态。DeepSeek刚一发布,即获得华为昇腾等17家芯片厂商支持适配,助力算力生态自主可控发展。

AI算力造就了河北女首富润泽科技周超男,其以410亿元跻身榜单前100名。此外,光环新网的耿殿根凭借数据中心业务,罗博特科的戴军凭借英伟达供货商概念,成功上榜。

AI复用产业链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经济增长点

另一边,中国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制造优势,正转化为汽车智能化、AI硬件设备制造的优势。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多家代工企业集体切入汽车赛道,为中国汽车智能化进程带来加速动力,也为王立春家族、周群飞家族持股市值带来集体回升。小米将在手机上积累的供应链优势转移至汽车赛道,2024年股价翻倍,其创业天团中7人重聚榜单

进一步地,智能汽车在技术、工艺、产业链上,与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机器人有较高的同源性。举个例子,汽车生产中所需的一体化关节、减速器、丝杠等零部件,正是人形机器人“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如此,不少汽车产业链企业如小鹏汽车、均胜电子、领益智造、宗申动力、万丰奥威等,纷纷加速布局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赛道。2025年4月在北京亦庄举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中,夺冠的天工队机器人,合作伙伴即包括领益智造等。

深耕汽车零部件赛道的均胜电子,已正式践行“汽车+机器人Tier1”双轨战略,积极拓展机器人软硬件解决方案等,其创始人王剑锋家族已多年连续上榜。

此前,柯力传感主要生产用于厨房秤的称重测力传感器,后来打造出六维力传感器,为机器人提供高精度的力学反馈,目前,柯力传感已为50多家国内机器人客户送样。从宁波市委政研室下海创业的柯建东,今年以89.8亿元身家首次上榜。

正是在中国供应链合力推动下,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已实现70%国产化,成本优势显著。过去5年,中国内地人形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全球领先,达5688件

在这样的生态协同中,多个初创公司创始人亮相榜单,成为一种偶然中的必然。年仅35岁的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今年首次上榜,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埃斯顿吴波也以66.5亿元身家上榜。

可以看到,中国完备的供应链和生态协同是AI、芯片、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战新产业成功的地基。众多细分领域的供应商,可以沿着产业升级的脉络,在最前沿的领域,配合链主、龙头的研发需求,共同探索突破性的解决方案。这种跨界迁移的能力是供应链活力的体现,是“从0到1”创新实践的关键支撑,也正是创新与财富的真实源泉。

纵观今年的创富榜单,前十名组成的第一梯队在AI与算法、量子计算、芯片等原始创新领域力推从0到1的攻坚;TMT为主导的中坚力量则负责打通AI、芯片、机器人、智能汽车、低空经济等各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障碍,推动落地生根,赋能千行百业的效率提升。与此同时,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也为涌动的新一轮民企创富潮带来广阔空间。

创富的背后是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的深度联动,是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共振发展的写照,未来的财富也将越来越多地来源于“硬科技”的突破和“新质生产力”的崛起。而在这背后,是无数创业者、工程师和企业家对“从0到1”原始创新的执着追求,是对前沿领域持续投入的坚定信念,更是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不断攀升的关键动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格局,而属于中国的创新与财富新篇章,才刚刚开始。

作者刘惠敏

编辑丨刘嘉泳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