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在中国人心中 是什么形象呢? 她是母亲 孕育生机、养育文明 她的青春 本身就是史诗 有这样一位作者 他和黄河一样 生于高原 他的文笔堪称教科书级别 带有史诗的厚重 开阔和韵律感 而且得到了 中国文学最高奖项 茅盾文学奖的肯定 他就是 《尘埃落定》的作者—— 阿来 在新作《大河源》中 阿来以诗人的笔触 学者的严谨 行者的热忱 为我们展开了一幅 关于黄河源头的立体画卷
5月24日(周六)15:00
来南山书房·弘毅阁
翻开《大河源》
让我们一起寻找高原的秘密
华夏母亲河的身世
(文末有福利!不要错过)

阿来:人只活几十年
我得写点不一样的
阿来,从来都是一个难以归类的作家。
他或许没有一直在写作,但他一直在“回答自己”的路上。事实上,于他而言,每写一本书,就是看见更远的世界,就是回答自己的内心。

30岁那年,阿来一下出了两本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作家。他就是从那时候意识到,附加在文学上的名与利,都很虚无。“写大家都在写的东西,还不如不写。”他说,“一个人只活几十年,这几十年你在做一件跟大家都差不多的事情,那这个生命确实可惜了。”
“我们来一次这个世界相当不容易,而且倏忽之间我们的生命要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所以我就觉得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在《大河源》这本书里
阿来行走黄河源头区域
记录该地区
社会、人文与自然
用文学的笔调
讲述了黄河的自然故事
不仅是对黄河源的
一次深情礼赞
更是对人类文明的
一次深刻思考



《大河源》
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为母亲河所作的深情传记,一路追溯黄河源头,行走在高原,也行走在历史和地质变幻的深处,为这片土地和我们的文明唤醒记忆、接续血脉。

作者生于高原,稀薄的空气并未妨碍他的观察和思考,他用诗性语言记述了黄河源区的自然景观、地质变迁,探究了这片大地的文化记忆,以大倍率特写了这里的人。黄河,我们面目模糊的古老母亲,在阿来笔下,我们再次看到她青春的样貌,重新感知她的体温和心跳。
本书不但是联结母亲与儿女的文字纽带,也是反思自然与人关系的自然随笔巨著。




跨越山河,溯源文明
阿来《大河源》新书分享会


5月24日(周六)15:00


南山书房·弘毅阁(荔香公园)


线上同步直播
可扫下方二维码观看

📍地址:南山区荔香公园西门北侧
🚇地铁:12号线“南头古城地铁A口”
🚎公交:“荔香公园南站”
🚗自驾:可导航至荔香公园停车场

福利来了!


1.关注“创新南山”微信公众号。
2.请在本条推文的留言区谈谈你对“提到‘河流’,你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画面是什么?”这个话题的想法。
3.截至5月23日(周五)14:00,我们将在精选留言点赞前二十名里挑选八位幸运粉丝,每人赠送一个入场名额。
4.入选信息将以本公众平台留言回复为准,请大家及时关注(精选留言不代表入选)。
5.为避免错过活动时间,请入选粉丝在收到留言后3小时内在留言区回复【姓名+联系方式】,逾期不回复视作放弃机会,届时凭信息到南山书房·弘毅阁签到入场。

更多精彩内容分享
请关注5月24日(本周六)的讲座!
阿来将与读者们一同
远离喧嚣、回归自然
开启一场文明溯源之旅
来源 | 南山图书馆 澎湃新闻
编辑 | 董非
责编 | 朱晴滟
审核 | 徐樾
监制 | 戴洁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本条微信部分图片或来自于网络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错过等一年!今日启幕!
“太燃啦!这周六来看龙舟赛”
1元1杯,很多深圳人在买!今年突然又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