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什么年纪
在妈妈面前
都能随心所欲
展示自己孩子气的一面
有些人不善于表达
平时跟妈妈的沟通属于冷静型
有些人在打打闹闹中
释放自己的爱意
这属于欢喜冤家型
还有人能很直白地对着妈妈撒娇
这是黏黏糊糊型
你跟你妈平时的对话
是什么风格呢?
还是我妈疼我
让我自由一天
©心如止水

年近40岁的我
在家里依然是妈妈的宝贝小孩儿
“谢谢妈妈,我爱你~”
©Artemis 琳

妈妈今年七十岁
我们分别住在
距离四十公里的两个城市
我喜欢在通勤路上给我妈打视频电话
前些天跟她视频通话时
她说我爸在做韭菜饼
还拿着韭菜饼到镜头前咬了一口给我看
“瞅这菜多不多?很好吃!
这里面还有肉!”
我马上大喊“我也想吃……”
我妈表示
“吃你是吃不着,你离得远
给你看看还是可以的”
……
我这大大咧咧的性子随了我爸
这顽皮,绝对是随了我妈
©晓慧

从“女儿”到“母亲”
身份上的转变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当自己成为母亲后
才能真正体会到
母亲这一角色背后承载的爱与责任
曾经对母亲的唠叨感到厌烦
如今才明白
那些碎碎念里
藏着她的操心、她的关切、她的爱
生了女儿之后,看着怀里的宝宝时常在想,我妈妈以前是不是也这样看着我的。三个不同姓氏的女生,却是最亲最爱的人。我永远不会忘记从怀胎到分娩的过程,我相信没有人能比妈妈更爱自己的孩子。自从宝宝来到这世界,我便有了最坚硬的软肋。
©多了个格

历经千辛万苦,成为了妈妈,从此有了无数的牵挂、担忧、操心,有时恼火,但也有更多细小的感动,孩子的童言童语带来了很多的快乐。看着孩子的侧脸,感觉就像在看小时候的自己,不由得发出感慨:真没想到,能生出几乎是自己的翻版来!
©zxl_qr

儿子一大早在微信上祝我“母亲节快乐!”,我回复他“因为有你我才能过这个节,感谢你”,我俩主打一个相互口头感谢。
©咫尺天涯

爱情来来去去
朋友聚聚散散
而妈妈永远是妈妈
母亲节是一个
为感谢母亲而庆祝的节日
但是不要让妈妈
只在今天感受到你的爱
日常可以主动沟通
关心她的想法和感受
让妈妈了解你的生活
关照她的身体健康
定时带妈妈进行体检
关注她的日常生活
鼓励妈妈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
节日的仪式感是爱的感叹号
而日常关怀才是绵长的省略号
小时候妈妈是可以保护我的超人,每当我面对生活的难题,妈妈总是在我身后默默陪伴,倾听我的烦恼。妈妈,我现在长大了,我可以保护你啦!也希望你多为自己而活,去做喜欢的事情,我也会像你支持我一样,成为你的底气和骄傲。妈妈,节日快乐!!!
©mykiki167
莺飞草长,思念成殇,又是一年母亲节,世间最爱我的那个人,却再也听不到“妈,节日快乐”这句祝福了。母亲不在了,满心欢喜无人可享,满腹牢骚无人可诉,满腔委屈无人可晓,即便只是想轻轻地叫一声“妈妈”,也无人回应。愿母亲在那个世界一切安好,愿世间所有的母亲幸福安康。
©merry
祝妈妈们不要只在“母亲节”这天才能被公式化地记起,才能得到形式化的祝福。
©这些简简单单的日子



在胎儿时期
妈妈和孩子共享心跳
有着最原始、最紧密的生命联系
随着时光流逝
孩子慢慢成长为
一个能够独立生活的人
母亲也不断地
目送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
母亲为我们付出太多太多了
千言万语道不尽
趁着母亲节这个契机
让我们把那些没说出口的“谢谢”
那些咽回肚里的“心疼”
都在今天化为行动传达给她
当然
爱不能只在母亲节“营业”
也要记得在日常生活中
向妈妈多多表达爱意
我们总在设想未来给妈妈更好的生活
却忘记了时间不等人
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
正是用力爱她的时候
- END -
来源 丨南山区融媒体中心 网友评论
策划 丨戴洁 温煦
编辑 丨黎茵
海报 丨王晴
插图 丨黎茵 蒙烨颖
校对 丨郑剑锋
审核 丨徐樾
监制 丨戴洁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本条微信部分图片由AI生成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真心建议:心情不好时,请翻烂这本书——

深圳这个地方,雨天比晴天更好看!

太香了!六点不到这里就排满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