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南方日报

04-30 13:24

摘要

诺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屠呦呦教授当选外籍院士。

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此次共计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当选。诺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屠呦呦教授当选外籍院士。

到现在为止,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共有2662名院士,556名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863年的私人非营利性组织。它是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的顶尖组织之一,拥有来自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和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是美国的最高学术荣誉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成员由被选为院士的杰出科学家、工程师和医学专家组成。院士的选举是基于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和对整个领域的重要性。这些院士是通过对名誉和声望的高度认可而被选出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还有两个重要的附属机构:国家工程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国家医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这两个附属机构也拥有自己的成员和任务,致力于推动和支持工程和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此次当选的华人学者有屠呦呦、张复伦、张逸白、范汕洄、金海翎、林芳华、刘建国、刘军、单舒鸥、沈康、周集中

屠呦呦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屠呦呦毕业后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发现并研发了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8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年获美国华伦·阿尔波特奖,2017年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她的故事
她以身试药,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
作为全球重大传染病,疟疾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
当前,中国已实现消除疟疾。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约有3000万疟疾病例,到零病例,再到成功消除疟疾,这份成绩背后离不开青蒿素和它的发现者屠呦呦。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经蚊叮咬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的全身发冷、发热、多汗,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疟疾曾是我国流行历史最久、影响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图为云南省思茅县疟疾防治站人员用杀虫剂消灭池塘里的孑孓(蚊子幼虫)。(1957年4月3日发)
新中国成立前每年约有3000万疟疾病人,其中约30万人死亡,病死率高达1%。
20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我国曾出现两次大范围的疟疾暴发流行,最高峰出现在1970年,全国疟疾发病人数超过2400万。
在青蒿素出现之前,人类对抗疟疾的主要武器是奎宁和氯喹,但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疟原虫产生抗药性,氯喹和奎宁药效减弱,疟疾发病率再次升高。
疟疾肆虐,研制出对抗疟疾的药物刻不容缓,屠呦呦临危受命。
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开始参加代号“523”的国家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她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 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

屠呦呦在工作中(翻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由于当时的科研设备比较陈旧,科研水平也无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不少人认为这个任务难以完成。只有屠呦呦坚定地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图为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前右)与老师一起研究中药。新华社发
从整理中医药典籍到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历经数百次实验和190多次失败,屠呦呦带领团队终于发现了青蒿素。

青蒿(图片来源:《本草纲目(白话手绘彩图典藏本)》)
但青蒿素对人体是否安全,在当时仍然未知,为了尽快进入临床验证,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
“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综合分析青蒿古代的用法并结合动物实验的结果,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

图为屠呦呦向领导提交的志愿试药报告。
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一起住进医院,经过试服,最终证明青蒿素是安全的。

2015年,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

图为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展示获得的奖章。新华社记者 叶平凡 摄
自青蒿素问世以来,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每当谈起成就,屠呦呦总是说:“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我也没想到40多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总结这40年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在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6月30日,世卫组织向中国颁发国家消除疟疾认证,称赞中国从上世纪40年代每年报告约3000万疟疾病例、经过70年不懈努力到如今完全消除疟疾,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屠呦呦、青蒿和抗疟疾成药(拼版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疟疾消除了,但我国对于青蒿素的深入研究仍在继续。
潜心钻研、默默耕耘。向每一位勇敢前行的科研工作者致敬!
点击下方标签,关注南方日报,在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即可解锁更多技能。



回复【南方读+】阅读更多深度原创

回复【找工作】掌握最新求职资讯

回复【+音】有声夜读,和你谈心

回复【天气】查询所在地实时天气情况 

回复【报料】进入小南报料小程序


News

南方精选

刘红兵任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广东最新人事任免
+音 | 假扮交警35年,却被全城点赞,他的人生原来是这样……

News

视频精选





来源 | 全国妇联女性之声、新华网

编辑 | 卓佩仪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