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多少船航经前海

库克船长日记

03-22 13:06

摘要

上篇讲“凡西洋船由此出入”。今天说历史上有多少船经过前海。


1866年《新安县全图》南头西乡部分。虾仔(细丫仔)、小山(小铲)位置颠倒。西乡墟大过南头城。

北纬22度31分51秒,东经113度53分7秒。

这是前海嘉里中心附近一块石头的位置。

2012年的某一天,我和同事一起,到前海走过一趟。到处是草,刚刚填海填出去的土。鲤鱼门站出来是一片荒地。

那时候熙龙湾房价二万多,现在是“宇宙中心”高攀不起。

此地距广州黄埔一百公里,所谓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

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核心。

石头的位置曾是海湾的中央。往东约两公里,地图上有两个地名:乌石牌、白石牌。县志说“南头海在南头一里……海中有乌白二石,对峙中流。”我曾傻傻寻之良久,乌白二石早成陆地,草丛中无觅影踪。

约1980年的谷歌地图。前海湾(大铲湾)差不多是一个圆形。

上篇讲“凡西洋船由此出入”。今天说历史上有多少船经过前海。

秦并岭南。公元前214年,设南海、桂林、象郡。《淮南子·人间训》:“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

典籍中有关广东的报道,第一条即与海外贸易有关。成书早于《史记》的《淮南子》说:秦之经略岭南,乃是“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可见秦朝以前,南越已因犀角、象齿、翡翠、珠玑等名扬天下,而这些东西有些是海外输入的。珠是本地产的。

广州是世界上所有湾区城市里最古老的之一。二千余年前写的《史记·货殖列传》,列举全国十九个大城市,特别突出了九个“都会”,“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

自汉以降,广州即为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而且很多时候没有之一。

汉代的海外交通可能远达埃塞俄比亚。《汉书·地理志》:“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日,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已程不,用广东话或福建话念起来像是埃塞俄比亚。

德国汉学家夏德说:“中国与罗马等西方国家之海上贸易,要以广州为终止点。盖自纪元三世纪以后,广州即已成为海上贸易之要冲。”

古书里的罗马,主要指埃及亚历山大城。

成书于三世纪中叶鱼豢所著的《魏略》已经知道“乌迟散城”,即亚力山大城。

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大秦王遣使至中国,到达京城洛阳,是循海道由广州登陆的。“惟泰康二年,安南将军广州牧腾侯作镇南方……大秦国献琛,来经于州,众宝既丽,火布尤奇。”(《艺文类聚》)

《新唐书》的罗马概念是这样的:“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去京师四万里。在苫住(即叙利亚)西,北直突厥可萨部。西滨海,有迟散城。东南接波斯。”

宋代赵汝适(最好念kua)《诸番志》比较详细提到埃及(勿里斯,阿拉伯文Misr,乃是希伯莱文Mizraim的略写),并提到开罗(憩野,阿拉伯文El Kahirah,意为“得胜城。开罗城建于969年)、亚力山大(遏根陀国)。

亚力山大城是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32年建立的。阿拉伯人在642年征服了埃及,占领了亚历山大城。

印度在中国和大秦的海洋贸易上做了中间人。《后汉书·天竺传》:“天竺国一名身毒,……西与大秦通,有大秦珍物,……和帝时数遣使”。同书《大秦传》曰:“大秦国一名犁靬,……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

佛的传播,还有后面的伊斯兰教的传播,也通过了这个海道。东晋僧人法显于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自长安出发,路经西域进入北天竺,再由中天竺到师子国,在该岛居留二年,看到一柄来自晋地的绢扇,引起乡思,遂由海道回广州,被风漂至青州。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亦是在南北朝时期航海到广州的,“西来初地”遗迹犹在。

据《宋书·夷蛮传》,广州当时“舟舶继路,商使交属”。

《南齐书·东南夷传》说:“四方珍怪,莫此为先,藏山隐水,换宝溢目。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牛刃)积王府。”

《晋书·吴隐之传》云:“广州包山带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引阿拉伯人古行记云:中国的商船,从公元三世纪中叶,开始向西,从广州到达槟榔屿,四世纪到锡兰,五世纪到亚丁,终于在波斯及美索不达米亚独占商权。

马斯欧迪《黄金原河宝石矿》(成书于947年)中说:五世纪上半叶,在幼发拉底河的古巴比伦西南希拉,常有日看见印度和中国船在此停泊。

在欧洲人的舰队到达东方之前八百年间,是阿拉伯人—中国人主导的世界贸易格局。盛唐为代表。

九世纪中,阿拉伯地理家伊本考尔大贝在《道里邦国志》一书中叙述了与阿拉伯贸易的中国四大港口:“由桑甫(占婆)至中国第一港口阿尔瓦京,或航海,或陆程,皆一百法尔桑。阿尔瓦京有中国锻炼之精铁、瓷器及米,此为大埠。由阿尔瓦京航海四日,可至康府。路行则须二十日始能达。康府产各类水果、蔬菜、小麦、大麦、米及甘蔗。由康府行八日至蒋府,出产与康府同。由蒋府行六日至康图,出产亦同前。中国各港皆有一大河,可以航船。河受潮汐影响。康图有鹅、鸭及他种野禽。”根据桑原骘藏的考证,阿尔瓦京为交州的龙编,康府是广州,蒋府是泉州,康图是江都。这是唐朝中期前世界级的中国四大港,广州最大、最盛。

广东湾区成为世界影响的大港,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形成的。这是移民潮的一个结果。唐朝因为阿拉伯的崛起,以及中国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广州港成为世界级大港。

此时因为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船已不用之克拉地峡横穿陆路,而是经马六甲海峡航行了。

贞元宰相贾耽记下了著名的航路——广州通海夷道:

“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二日至九州石,又南二日至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劳山,山在环王国东二百里海中,又南二日行至陵山,又一日行至门毒国,又一日行至古笪,又半日行至奔陀浪洲,又两日行至军突弄山,又五日行至海峡,……与东岸合。”

从广州出发的港口是黄埔港,即所谓“扶胥之口,黄木之湾”。2018年3月24日,星期六,我和儿子去那里看过。

北宋广州知府蒋之奇说,屯门青山“远望黄木湾正相对”。眼神好的话,现在也应该能看见。

黄埔古港留影。

海舶自屯门驶离中国大陆。屯门是广州港之外港。唐代的屯门镇即在南头,赤湾为军港。

帆风西行,一路到巴格达。

《道理邦国志》从阿拉伯到广州的方向也同样记述了这条航线。

往返在这条航线上的有中国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欧洲人、东南亚诸国的使节和商人。

船舶种类有南海舶、番舶、西南夷舶、波斯舶、师子国舶、昆仑舶、昆仑乘舶、西域舶、蛮舶、海道舶、南海番舶、婆罗门舶等十二种。师子国舶最大。

……

以上所有的航行,即傍近珠江口东岸的航行,都跟南头、前海、宝安有关。

还是那八个字:凡西洋船由此出入。

大铲岛是进入珠江内河的古老关卡。没有中国朝廷的批准,不能进入内河贸易。

翻身人民填海忙。这是1960年代毛主席号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时宝安填海的震撼场面,遗憾我不知作者,如今它镶嵌在五号线宝安中心站的墙上。前面的岛屿是大铲、小铲及右上角隐约中的细丫岛。


走出黑暗中世纪的欧洲人,航海来到东方大国,先到南头。正史《明史·佛郎机传》迟了两百二十多年但详细地记载了这个颠覆性的历史事件。

明清之际,凡海洋松动的时候,南头、宝安及香港地方都是贸易的中心。凡海洋封闭的时候,皆是人民苦难隐忍。康熙元年迁海最为暗黑。不管海洋封闭与否,这里都是海防前哨。

深圳并不是没有历史,而是大的历史多数记在了广州的名下。广州的历史是大湾区的历史。深圳地方长期属于广州府:秦隶南海郡番禺县,汉番禺有盐官,晋立东官宝安,三国吴置司盐都尉于东官场,唐设屯门镇,万历元年后为广州府新安县。

宝安是一个叫了至少1700年的名字,一个富贵安好的名字。

珠江航路上的人民筚路蓝缕,使命惟新,开放包容,务实自信。四十多年来,深圳人口从二三十万,到二三千万。

老汉我北地牧民,号称船长,躬逢盛世,从业报章,执迷地理,贴地步量,百万言字,欲说嫌长。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