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DeepSeek到哪吒2: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可以学什么?

AI传媒π

03-07 11:02

摘要

去中心化与IP化生存将是主流媒体系统变革重要方向之一。

开年以来,DeepSeek与《哪吒2》一直在书写传奇,在全球引发震荡,热度居高不下。当主流媒体仍在流量焦虑中徘徊时,新势力们却以摧枯拉朽之势,完成自我产业的革新。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现象级事件,在底层逻辑上却有着相似成长路径,共同解锁抵达新世界的密钥,对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有着先验性的启示。

去中心化:分布式协作模式

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一场去中心化革命正在世界掀起旋风,东西方世界里都感受到了这种力量的涌动。

在西方,特朗普与科技巨头马斯克强强联合,巧妙避开传统政治精英,通过社交媒体搭建起与选民直接沟通的桥梁,让权力从被传统势力把控的 “华盛顿沼泽” 流向充满活力的 “数字广场”,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竞选逻辑。而马斯克麾下的Doge团队,运用“人工智能程序审查政府开支”方案,试图提升政府效率,本质上是用算法颠覆了原有的层级审批模式。无论这一系列行动最终结果怎样,它都彰显了当下的一种走向 。

 (来源:IC photo官网)

在东方,DeepSeek产品影响力横跨科技界与普通公众群体,以“开源+低成本”的优势“撼动”西方世界AI发展的中心地位,向美国中心制发起挑战,估不论是否超越,但至少敲醒了警钟。DeepSeek声名鹤起离不开其“去中心化科研模式”,其创始团队是去经验、去履历的,注重对科技的热爱和是否拥有探索精神,其开源特色又能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建AI生态。与此同时,《哪吒2》联合138家国产动画公司完成1900个特效镜头,通过分布式云端协作将创作权分散给众多团队,形成文化IP的“分布式账本”,打破了传统影视中心制,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了生产力的解放,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DeepSeek和《哪吒2》通过打破传统中心化生产模式,证明优质内容可通过“模块化分工+智能协同”实现,共创价值再次得以印证,这与UGC托起媒体商业平台的半壁江山“不谋而合”,但更为精品化、整合化和系统化。主流媒体虽一直在“媒体融合”变革中探索前行,试图打破旧世界构建新世界,但目前更多是“技术+”、“APP+”的表层化变革,在多重因素作用下使改革目标离散化,“既要又要”的层级要求难以发挥去中心化的重构力量。

IP化:破除流量诱惑的流水式内容生产

《哪吒2》和DeepSeek的成功并非偶然,饺子导演5年磨一剑的极致追求与DeepSeek七年算法迭代,印证“慢即是快”的传播规律。二者近乎偏执的长期投入成就了现象级文化产品和科技产品,实现了“名利双收”,完成了文化科技解码到商业变现的完整闭环。这种偏执于长期主义的IP打造再次警示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也是一项长期工程。

  (来源:IC photo官网)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流量的喧嚣如不能引向真正的价值,那无非就是喧嚣,热闹退后留不下一片雪花,流量难以真正“留下”。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要破除商业媒体的流量诱惑和短期逐利,专注使命,专注正确的事儿,以IP打造为使命,追求内容的长期主义。尽管新闻都是转瞬即逝的,但媒体处理新闻的精神及方式方法于媒体及大众更有意义。当独家新闻、快速报道等媒体原有优势不在时,如何依托既有资源优势寻找新赛道,以IP精神重塑内容生产则应成为系统性变革之要义。

在主流媒体IP化过程中,看到个人价值力量是比较重要的。当个体发挥极致精神,才能创造品牌IP效应。以往谈主流媒体融合变革,人才价值的发挥往往被置于机构、技术变革之下,人的因素并未被重视。《哪吒2》和DeepSeek的成功都再次表明人的创造力是成功的关键,鼓励人的价值更有益于创新。

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关键时期,鼓励个体IP发光发热,鼓励以细胞化团队运作栏目,依托PGC生产打造品牌,媒体才能真正实现创新。

时至当下,“去中心化”已然成为一种重构世界规则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比特币的发明更是去中心化落地的实证,WEB3.0不再局限于对未来的可能性预测。IP化生存也成为个体和集体共同的成长路径,如何在去中心化机制充分发挥个体创造力,共飨集体创新,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要思考维度。

作者:吴凤颖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