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作为深港文化之根
有着丰富的文体旅游资源
它们在山海之间与夜色之中
在村落古墟与文体空间内
在历史文物与现代产业里
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凤凰古村』

图片来源:搜狐网
凤凰古村落就在凤凰山下,始建于宋末元初大德年间,文天祥族人聚居地。古村现有古建筑60余座,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是深圳市内古建最集中、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典型的广府民居建筑群之一,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突出,是研究岭南广府建筑艺术的活教材,也是深圳市不可多得的综合性古建筑文化艺术的天然宝库和殿堂。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滨海宝安”
1.文氏宗祠


图片来源:搜狐网
矗立在古村入口处的文氏宗祠,是文氏后代民间节日祭祀或祈福的地方,大门上“烟楼世泽 正气家风”的牌匾,彰显着巍然气势与世代传承正气家风。
2.文昌塔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滨海宝安”
紧挨着凤凰古村的文塔公园里,矗立着一座六层六角石基堆砌的古塔,这是宝安现存最高古塔“文昌塔”。
文昌塔始建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塔身用青砖砌造,塔高六层,临水而立、古朴隽秀。
3.望烟楼传说


图片来源:百度网
在凤凰古村,有一个关于文天祥的侄孙文应麟的传说——“望烟楼传说”。
相传文应麟为人乐善好施,心怀大义,为了解百姓疾苦,文应麟经常会爬上凤凰山顶,通过家家户户屋顶的炊烟,判断百姓生活是否困苦,并予以救济。后人为纪念这位关心民众疾苦的义士,便在其曾经用来了解民情的凤凰山顶搭建临时瞭望台的地方,按照原貌建了一座望烟楼。现今,“望烟楼传说”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交通指南:


『清平古墟』

图片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四大古墟之一,古墟内有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清代永兴桥、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新桥粮仓、宝安区不可移动文物点广安当铺等历史古建筑。
1.永兴桥


图片来源:深圳新闻网
永兴桥是深圳仅存的一座古代三孔石拱桥,为清朝康熙年间所建,桥身全用花岗岩条石砌成。
2.新桥粮仓


图片来源:深圳新闻网
新桥粮仓建于民国35年(1946年),由并排两座圆形仓库及办公房组成,是近现代重要文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原宝安县四大粮仓之一,现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源:深圳新闻网
而今,新桥粮仓又成了人们储存“精神粮食”的宝库。2018年,清平古墟影视基地成立,粮仓在保持原有样貌的基础上,仓内分别被改造为阶梯剧场(左仓)和电影艺术展览馆(右仓)。剧场是用以播放电影、演出话剧、音乐剧等的绝佳场所,展览馆则定期开展电影相关主题的艺术展览。
3.广安当铺


图片来源:百度网
广安当铺建于清代,曾先后作为当铺和粮仓,是古时清平古墟的地标,深圳现存最大的当铺旧址,宝安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本地人称其为“当楼”。

古墟新貌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滨海宝安”
未来,新桥街道将依托清平古墟,建设深圳宝安新桥影视产业小镇,打造集文物开发、影视研创、拍摄制作、音乐创作、投资交易、培训教育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影视产业集聚区。
交通指南:


『沙井古墟』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滨海宝安”
沙井古墟,是深圳现存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历史风貌保护区,这里有24处不可移动文物,有着上千年的文化底蕴。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滨海宝安”
1.龙津石塔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滨海宝安”
矗立在古墟内800余年的龙津石塔,为镇河而生,是深圳现存年代最早的地面建筑,见证了沙井古墟的前世今生,2015年,龙津石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陈氏大宗祠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滨海宝安”
步入新墟街,再穿过几个巷子,可见辛养陈氏大宗祠与沙井陈氏宗祠相依而建。宗祠皆为砖木石结构,有着硬山式屋顶,以绿琉璃瓦覆面,是典型的广府建筑。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滨海宝安”
古墟内还有天后古庙、乐静陈公祠、宗祐陈公祠,以及众多家塾等历史风貌建筑,漫步其间,便觉古韵悠悠。
3.蚝文化


图片来源:百度网
沙井蚝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生产习俗,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在2007年、2022年,沙井蚝民生产习俗先后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和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沙井蚝文化博物馆
图片来源:深圳新闻网
交通指南:
地铁:11号线【沙井站】D出口,步行1.3公里到达


『上合古村』

图片来源:百度网
位于宝安区新安街道的上合古村是深圳最早的广府黄氏,也是著名的“南粤孝子”黄舒的后人居住地之一,百年来,上合古建筑群是新安乃至宝安人文历史的溯源地。
上合古建筑群原址包括黄氏宗祠、云野书塾、西庄书室、大王古庙、悦明宗祠、悦升宗祠、玉成书室等祠堂4座、书室2座、古庙1座。黄氏宗祠中殿前,“孝行流芳”石牌坊,是为黄舒所立,黄舒之“孝”千古留名。以黄氏宗祠为圆心扩散,青砖砌成的排屋错落有致,上百年的古老建筑,静静守望。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滨海宝安”
上合古村汇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川黄连胜醒狮舞”、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皮影戏(深圳)”等非遗项目,上川黄连胜醒狮文化馆及醒狮舞文创手工坊、岭南胡琴艺术馆,集中展现集非遗特色文化、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独特魅力。
交通指南:
地铁:5号线【洪浪北站】C出口,步行1.3公里到达
附近公交站:上合市场站

『绮云书室』

图片来源:百度网
“绮云书室”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的乐群村,是郑氏家族的开创者、郑毓秀的祖父郑姚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建造的,是深圳历史上最大的私人书室建筑。
这座建筑占地3000多平方米,建筑物包括大门、围墙、前殿、中殿、后殿西书楼、明楼等,屋内的柱子都是选用质地上乘的整根红木制作,历经百年依然坚固如初,连钉子都很难钉进去。书室里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图案精美,代表了当时建筑艺术的顶尖水平。
交通指南:
地铁:1号线【坪洲站】B出口,步行1.2公里到达
附近公交站:西乡步行街站

『“一大”会议旧址』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宝安人宝安事”
中共宝安县“一大”会议旧址位于燕罗街道燕川社区,始建于清代中期,是燕川村陈素白的后人为纪念其祖先而兴建的分支祠堂。
1928年2月23日,中共宝安县委在此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1999年3月29日,旧址被宝安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深圳市和宝安区文管办对其进行维修及设备的完善,并举办了“宝安革命风云”陈列展览,把素白陈公祠改建成为中共宝安县“一大”会议纪念馆。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滨海宝安”
推开厚重的红漆木门,一派肃穆庄严的景象,馆内现保存包括匕首、军刀、木质印鉴和印刷品等在内的文物共16件,展出图片49幅。这里已成为深圳市共产党员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的主要基地,也是广大青少年和党员、干部及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历史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
交通指南: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2∶00,14∶00-18∶00(周一闭馆)
地铁:6号线【松岗公园站】骑行3.5公里到达
附近公交站:燕景华庭站、东宝行政督导处旧址站、燕罗街道办站

『深圳 ( 宝安 ) 劳务工博物馆』

图片来源:百度网
我国第一座以劳务工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定位为劳务工史料和文物标本的收藏展示基地、劳务工历史和劳务工问题的研究基地、劳务工事迹和劳务工文化的参观教育基地。

图片来源:百度网
博物馆前身是深圳市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上屋大队热线圈厂。博物馆现保留了三个不同年代生产线、劳务工宿舍及饭堂,还设立放映厅、展厅,展示劳务工的各种史料及文物。2011 年被评为深圳市首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2012 年,被国家文物局纳入全国第三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之一。
交通指南: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7:00(周一闭馆)
地铁:6号线【上屋站】C1出口,步行1.2公里到达
附近公交站:羊台山小学站、石岩老街2站

『世纪琥珀博物馆』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滨海宝安”
世纪琥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以全球所有产区琥珀为背景的综合性琥珀博物馆,也是目前全球最现代化的琥珀主题博物馆。在这里,大家可以全面了解琥珀宝石的前世今生。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滨海宝安”
博物馆内还有琥珀科普片、天幕影片、弧幕影片等视觉创意,以及琥珀宫VR体验等数字化展示。
交通指南:
地址:宝安区松岗松瑞路1号三层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10∶00-17∶00(周一闭馆)
地铁:11号线【后亭站】D出口,步行2.2公里到达
附近公交站:松岗琥珀市场站

『宝安耶稣君王堂』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i逛深圳”
宝安耶稣君王堂是一个天主教堂,位于宝安区残联旁,教堂采用经典的哥特式风格,内堂的穹顶壁画非常精美,彩绘玻璃窗上绘制着经典的圣经小故事,院子里的受洗像,以及在假山洞中的圣母,是教堂的网红打卡点~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i逛深圳”
交通指南: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71区上川路469号附近
地铁:5号线【兴东站】D出口,步行1.3公里到达
附近公交站:宝安残联站

『万景楼』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逍遥之朝”
万景楼是仿古建筑,糅合了明代城墙和苏州园林的风格,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建筑和苏州园林的山水景观,特别适合穿汉服打卡拍照。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逍遥之朝”
万景楼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如月老庙、观音像等。
交通指南: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沙井中心路19号
地铁:11号线【沙井站】C出口


审核 / 吴超凡
责编 / 李庭新
审校 / 李可
编辑 / 郭浩扬
校对 / 高崇文 胡洁贞
来源 / 宝安文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