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回家!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爱国?!

深圳少年派

2021-09-26 09:25

摘要

灯塔守候,晚舟归航!平安到家!孟晚舟乘坐的中国政府包机,于昨晚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灯塔守候,晚舟归航!

平安到家!

孟晚舟乘坐的

中国政府包机

于昨晚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这一路

护送她回到祖国的

是靓丽的中国红

孟晚舟女士

欢迎回家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2021年9月25日。

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北京时间2021年9月25日,在孟晚舟女士在离开祖国1028个日夜后,终于平安到家了!

25日晚,孟晚舟乘坐的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舱门打开,孟晚舟走出机舱,向在场人群挥手致意。孟晚舟一身红色衣服,和机身上的五星红旗一样绚丽夺目。

孟晚舟在机场发表简短讲话,她表示:“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随后,现场的欢迎人群唱起《歌唱祖国》。

孟晚舟的一席话听得人热泪盈框,心潮澎湃!

孟晚舟事件,也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要告诉孩子生长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度,我们非常骄傲;无论走到哪里,祖国始终是我们内心最坚实的力量!

从去年全球疫情肆虐时,国家包机把滞留在英国的1.5万名小留学生接回祖国;到今年8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上强调:今年全年,中国将努力向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

百年沧桑,祖国巨变!

世界,还是之前的那个世界,但中国,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个中国。

一百年前,中国还没有自主生产的汽车。今天,中国的汽车销量已经连续12年世界第一。

五十年前,中国还没有航空母舰。今天,已不止一艘。

二十年前,中国还遍地都是绿皮火车。今天,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铁技术全世界第一。

十年前,我们还没有拿得出手的科幻影视。今天,中国的高品质电影,同样风靡全球。

孟晚舟被捕的三年前,苹果系统还一统全球。三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自己的手机系统,开始破茧而出。

三年前,很多人向往着美国。三年后,一场疫情让大家知道,做中国国民是最有安全感的事。

三年后的中国,不仅国力在不断增强,整个社会也在变得清朗而有力。

晚舟回港,已是国盛民强!

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身后最有力的支撑!是每一个中国人最深厚的底气!

在归国的包机上,孟晚舟更新了朋友圈,全文如下:

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

舷窗外一片漆黑,机翼上的航行灯闪烁不停,在寂静的夜空中,这些许的微光显得格外温暖。

此刻,我正飞越北极上空,向着家的方向前行,马上就要投入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阔别三年的祖国已在天涯咫尺。近乡情更怯,不觉间泪水已模糊了双眼。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昌盛,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

往事一幕幕闪过,恍若隔世,却又历历在目。过去的1028天,左右踟躇,千头万绪难抉择;过去的1028天,日夜徘徊,纵有万语难言说;过去的1028天,山重水复,不知归途在何处。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一次次坠入深渊,又一次次闯入暗夜,曾让我辗转难眠,更让我刻骨铭心。泪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与其困顿挣扎,不如心向阳光,冲出阴霾。

有些风浪,难免艰险,唯有直面才能扬帆远航;有些抵达,难免迂回,历尽波折终会停泊靠岸。无数次奔跑,无数次跌倒,唯有此次让我倍感坚强;无数次出发,无数次归家,唯有此次让我热泪盈眶。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给我温暖,浩瀚星河总有一予我希望,感动于心,感激于情。

我们祈祷和平,幸运的是,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崇尚伟大,可贵的是,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是如此伟大,全体同胞数十年如一日地艰苦奋斗,让我们的祖国走向繁荣富强,人民迈向共同富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

感谢亲爱的家人们,与我一起经历风雨,见证岁月,安放我所有的喜乐苦悲。是你们的遥遥相伴,陪我越过层层山丘;是你们的默默守护,带我跨出丛丛荆棘。

感谢亲爱的伙伴们,有一种浪漫叫并肩作战,有一种纯粹叫全力以赴,有一种果敢叫奋不顾身,回首此间,满是静水流深的情义和雷霆万钧的担当。感谢亲爱的同事们,虽然分别已久,你们的真挚鼓励和持续坚守,让我们始终风雨同舟,艰难征程波澜壮阔,赤诚初心历久弥坚。

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你和你们,就算素未谋面,你们的浓浓情意、切切问候和深深祝福,如一道彩虹,斑斓了坎坷路途上的一隅天空。

午夜梦回,最是心底那一轮明月,那一江春水,那一缕乡愁,亦是我滞留他乡三年每分每秒的心灵归宿。

秋风掠过,登机前,温哥华已需寒衣加身。此时,祖国的秋日正是天朗气清、暖阳和煦,期待一年好景致,再赏橙黄橘绿时。祝愿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回家的路,虽曲折起伏,却是世间最暖的归途。

孟晚舟回国

再度激发国人的爱国情怀

如果孩子问你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

你不必急于回答

先给孩子讲讲他们的故事

那时

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

面临着存亡危机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1934年11月初

时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

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

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

于1935年1月在江西被俘

在狱中

方志敏用敌人劝降的笔纸

写下了《可爱的中国》

也就在这一年

他英勇就义

但这篇遗作

被永远传颂

“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

这是方志敏的回答

1935年

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

第2团政治委员的赵一曼

在与日军战斗中受伤被俘

在日本侵略者面前

她被折磨得白骨遍露、血肉模糊

但至死不屈

赵一曼临刑前

在开往刑场的列车上

给自己年幼的儿子连写两封遗书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是赵一曼的回答

在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中

作为总司令的张自忠

亲自率部渡河作战

与日军奋战九昼夜

在追击中陷入重围

最终壮烈殉国

张自忠的部下拼死抢回他的遗体

右肩、右腿炮弹伤

腹部刺刀伤

左臂、左肋骨、右胸、右腹、右额

各中一弹

但在牺牲前的最后日子里

张自忠没有给家人留下只言片语

却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书: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这是张自忠的回答

千千万万个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

千千万万句振聋发聩的话语

才有了1949年10月1日

天安门城楼上那声荡气回肠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今天成立了!”

首都群众在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摄)。

和平不易

勇士前赴后继

新中国成立之初

百废待兴

我们面临着众多发展的难题

他们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上世纪50年代

大洋彼岸的一个青年科学家

在纽约《留美学生通讯》上发表了

《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信中写道

“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存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这个人叫朱光亚

他冲破重重阻挠

终于回到祖国

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初

朱光亚的履历表上

出现最多的一句话便是

主持某次核试验,取得成功

1964年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朱光亚望着腾空跃起的蘑菇云

禁不住潸然泪下

三年后

朱光亚与同事们

又将中国带入了氢弹时代

人生为一大事来

朱光亚的一生就做了一件事

——为中国核事业鞠躬尽瘁

这是朱光亚的回答

与朱光亚先后回国的还有一个人

“中国航天之父”

“中国导弹之父”

“火箭之王”

……

他身上有这些光芒璀璨的标签

他就是钱学森

在钱学森提出归国要求后

却遭到监视和软禁

美国官员放话

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

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

但他不改初衷

在失去自由五年之后

毅然踏上归途

“我要尽最大力量来建设自己的国家,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这是钱学森的回答

回望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

一批批知识分子冲破阻力、克服困难

归国报效的感人故事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他们代表的群英

使我们的民族

——自信!自立!自尊!

这些优秀的品质

传承至今

12年前的那个冬日

当时已经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的黄大年

放弃了在英国优厚的待遇

怀着一腔爱国热情返回祖国

震动海外

有外国媒体报道说

他的回国

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

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归国后

黄大年带着团队突破一个个技术难点

用5年时间完成了

西方国家20多年走过的路

他虽离去

但他的话仍然掷地有声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这是黄大年的回答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不求锦衣玉食、乘轻驱肥

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身上传承的血脉

万里而归

他们带回来的

是底气、是硬气

是对祖国深沉的爱

《可爱的中国》

还有这样一句话

“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曾几何时

中国短跑运动员刘长春远赴美国

那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今天

我们的体育健儿

在世界竞技场上摘金夺银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在第18届亚运会男子篮球决赛中,中国队以84比72战胜伊朗队,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曾几何时

我们的国家深陷存亡危机

在血泪中挣扎

今天

同胞在异国他乡遭遇险情

不怕,“我妈接我回家了”

2011年,利比亚内战爆发,局势很快失控。中国政府决定启动国家一级响应,把在利中国公民一个不少地撤回来!

2015年年初,也门安全局势突然恶化,战火迅速蔓延,600多名中国公民受困也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随即前往撤侨!

时间记录历史

也见证改变

今天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

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同时

我们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但是我们深深懂得

前进的道路上

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

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

这就是最好的答案


来源 | 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  学前云教研

新媒体编辑 | 雷丹

更多精彩

请扫下方二维码

下载“深学”APP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