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专访 | 三孩政策出台,深圳会迎来新的生育潮吗?

钟若愚

2021-06-04 16:00

摘要

当前中国出生人口数量连续四年下降,总和生育率仅为1.3,65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13.50%,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日趋严重。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实施三孩政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配套政策如何跟上?对于深圳的出生率将有何影响?为此读特独家专访了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深圳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钟若愚,以及深圳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后姚李亭。

 

释放积极生育信号

逐步影响一孩生育意愿

问:“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为什么近年来生育率仍不及预期?

答:“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正式实施,当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得到提升,但下降又在次年出现,因此有专家认为“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但“二孩”政策真的没有实效吗?国家卫计委的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到2019年的二孩比例在全部生育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分别为45%、51%、50%、59.5%),可见幸亏全面放开了二孩,对冲了生育的快速下降,否则出生人口数会下降得更快。

实际上,出生人口下降的重点在于一孩。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育龄妇女规模不断下降,仅在“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规模年均减少340万人。二是生育意愿持续降低。教育、住房、就业等都是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因素。据有关研究显示,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是很多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

问:三孩政策的实施对于解决当前人口问题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答:尽管三孩政策的实施难以直接影响一孩生育的意愿,但它的意义一方面在于让真正想生的人能生,特别是当前已经生育二孩并且想生育三孩的家庭。另一方面在于释放一个积极生育信号,有利于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从而长远来看,逐步影响一孩生育意愿,慢慢提升整个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

深圳出生率排名第一

开放三孩或再迎短期回升

问:作为一座平均年龄仅33岁的年轻城市,深圳的出生率水平如何?

答:2016-2019年深圳的人口出生率依次为22.33‰、25.45‰、21.58‰和21.68‰(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年鉴2020》),在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中排名第一,即便考虑到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将考察期限扩展为2009年到2019年,深圳的年均人口出生率为19.31‰,仍然排名第一,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38个千分点。深圳的高人口出生率主要源于其年轻的人口结构,处于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的占比较高,自然而然出生率也会较高。

问:在出生率水平较高的基础上,三孩政策的出台会否进一步提升深圳出生率?

答:首先来看“全面二孩”政策对深圳人口的影响,由此来分析三孩政策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自“全面二孩”正式实施以来,深圳人口出生率由2015年的19.64‰增加至2019年的21.68‰,增加了2.04个千分点。其中,2016年到2018年“全面二孩”政策对增加深圳出生人口的贡献度依次为9.98%、35.01%和12.93%。

可以发现,“全面二孩”政策对深圳出生人口在短时间内有较大贡献,随后政策效应逐步衰减。因此,三孩政策应该会有类似的影响,不过由于生三孩要建立在已经有二孩的基础上,并且由于人们观念的转变,加之养育三个孩子的成本之高昂,三孩政策的影响可能会低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

建立生育保障性住房机制

缓解女性生育压力

问:三孩政策实施后,配套措施应如何跟上?

答:三孩政策要取得实际效果,需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二是建立与生育挂钩的保障房机制,特别是住房成本高的大城市。一是可以使公租房租金与生育挂钩,减免二孩、三孩家庭的部分租金。二是可以制定特殊化的公租房排队机制,使得生育子女的家庭更快排到公租房。三是可以定制针对多孩家庭的公租房,根据子女数量决定房间数量及面积。

三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例如,延长产假、陪护假和哺乳假,令女职工享受全额带薪产假。同时,可对企事业单位制定专门的生育优惠政策,以此鼓励用人单位招聘女性,消除女性就业歧视。

低生育率成全球问题

背后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问:医学期刊《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显示,生育率已在全球范围呈显著下降趋势,这一全球性问题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上很多经济体都经历了人口转变过程,即人口发展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经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这就是人口学中的人口转变理论。它表明,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出生率会有“自然”的下降。世界范围的经验表明,人口转变的主要推动力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生育政策仅仅起到外加的且相对次要的作用。

可见生育率的下降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个下降是平稳的下降还是断崖式下降。如果是后者,则可能导致一个国家在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进入人口转变的新阶段,形成“未富先老”的特点。当前我国要解决生育的问题,一方面要依靠持续的经济增长以避免“未富先老”;另一方面在于解决生育养育的高成本问题,以期可以促进生育率有所回升

记者 严偲偲

编辑 严偲偲

海报设计 平安琪

策划统筹 刁瑜文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陈建中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