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181

6小时前

推荐动态

【志愿在心,奉献在行】 为提升志愿者礼仪素养、沟通技巧和综合素质,树立文明有礼的志愿者形象,5月8日下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U站和莲花山公园U站联合举办了一场志愿者专项礼仪培训。 课堂上,培训老师采用了“礼仪学习+现场互动”的教学模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娴熟的标准动作进行讲解、同时设置了服务场景模拟演练,组织志愿者进行着装规范、微笑服务沟通技巧示范,使志愿者通过看、听、实际结合的方式,掌握接待礼仪知识,并理解了如何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完整个体。 此次培训不仅加深了志愿者对礼仪内涵的理解,也为他们后期服务打下了基础,让志愿者的服务更容易走进市民、患者的心田。

风铃

55分钟前

#读特小记者#体验非遗手作木刻画(下) 课程开始,老师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块圆形的红色木板、一张复印纸、一个固定夹和一套雕刻工具。 然后让我们选想要的花样。有牡丹花、荷花、福气葫芦、蝴蝶等等。 带各种文字的福气葫芦看起来最简单,牡丹花最复杂。妈妈让我挑个简单的,可我犹豫再三还是选了我最喜欢的牡丹花。复杂点没关系,我会努力刻好的! 老师让我们把复印纸放在木板正中的位置,再把花样图纸放在复印纸上面,用夹子把它们固定住,然后用笔重重得在纸上描一遍花样。描完之后要仔细检查,如果有漏掉的线条就要补上。 确认花样已经复印到了木板上,就可以开始雕刻了。 我第一次拿刻刀,掌握不好力道,有时侯刻重了,有时候又刻轻了。线条不圆润,有点僵直。 老师到我身边看了看,笑着说没关系,然后握着我的手,带我一起刻线条,说让我记住这种雕刻的力度和感觉,多练练就好了。 我静下心来慢慢雕刻,逐渐得心应手,刻的线条越来越好。 雕刻完后,我拿给老师看,老师夸我刻得真不错,第一次雕刻就能刻得这么好。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回家路上,我抱着我的作品,感觉怀里揣着个历史宝物。妈妈说我今天刻下的每道痕迹,都是在和古代的工匠们对话。我要学习他们的匠人精神,要么不做,要么努力做到最好! 现在我的牡丹花挂在客厅书架上,每天都可以看到。有机会我还要学习更多的非遗手作技术,传播传统文化。

曾思文

1小时前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