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网红景点”搞虚假宣传是在自寻短路
​读特评论员 谢仕亮
2020-11-03 07:58
收录于专题:特评

近年来,打卡式、体验式旅游带火、带红了一批景点。但也有不少“网红景点”是靠虚假宣传、过度包装而成,近日就有此类名不符实的“网红景点”因“诱骗”消费者,受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旅游业逐步复苏的背景下,旅游景点应修炼好产品和服务的“内功”,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触碰法律红线。

旅游就是到远方去,看别处的风景以获得美的享受,然而,在一个充斥各种包装滤镜,不负责任“带货”网红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时代,有时候这种简单期许也未必能遂愿。

因为你无法料想:美出天际的“天空之镜”,不过是几块拼凑的镜子,周边环境杂乱不堪;浪漫迷人的“普罗旺斯薰衣草花海”,其实是一小片稀稀拉拉的盆栽;刷爆朋友圈的“梦幻灯光节”,现场充斥着各种“土味皮卡丘”……实景与广告宣传的差距堪称“买家秀”与“卖家秀”的区别。倘若不幸被山寨“网红景点”天花乱坠的宣传迷惑入了坑,你只能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既白耗精力,又浪费假期,还糟蹋了好心情。个中滋味,怎一个“郁闷”了得。

“景好也怕藏在山”,打造“网红景点”可以,但得走正路。受疫情影响,今年旅游行业不景气,几乎都在苦思破解之法,苦寻创新之路。一些经营惨淡的景点便动起了“歪脑筋”,走起了旁门左道,通过以小充大、移花接木、掺假注水、无中生有等虚假夸大宣传手段诓骗消费者,引流“赚快钱”。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把游客“骗过来”,有住有吃就有了收益。

诚然,夸大宣传、虚假包装能迅速提升景点知名度,带来客流和收入。但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是建立在产品和服务基础上的,那些真正的“网红景点”,其实都是有内涵的,是通过拼产品拼服务,一步一步打造出来的。而虚假宣传做的是“一锤子买卖”,是短视的行为,这样的“网红景点”注定只能“红一时”,很快就会沦为“短命景点”“过气景点”。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自身经营不可持续,最终还会搭上景区和当地的形象,甚至对整个旅游行业和消费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

“网红景点”搞虚假宣传,是一种严重的失信行为,也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侵犯了游客和其他守法景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踩踏了商业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对此,执法监管部门应及时介入,依照《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旅游法》等法律法规予以严厉打击,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也向其他景区敲响警钟。同时将虚假宣传的“网红景点”纳入景区管理的“黑名单”并进公示,提醒消费者避免上当,倒逼景区走正道,摒弃“短视思维”,踏实修炼内功,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做到让广大游客乘兴而来,也尽兴而归。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评论员 谢仕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