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七夕佳节遇上二次元虚拟“男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年七夕,深圳多个商圈携手热门乙女游戏,通过主题打卡点、限定周边、场景还原乃至无人机表演等形式,将虚拟世界的角色与情感体验引入现实空间,打造了一场场“破次元”的浪漫,吸引了大批玩家参与,展现了“游戏+文商旅”跨界融合的强劲消费吸引力。
游戏官方下场,千架无人机给你浪漫“排面”
8月23日至31日,深圳欢乐海岸与腾讯旗下游戏《光与夜之恋》联手,推出“盛夏巡礼 幻梦绮缘”主题线下活动。活动根据游戏内场景打造男主花庭、光影打卡等装置,安排角色人偶巡游等活动,游戏玩家不仅可以近距离感受游戏在现实世界中的延伸,还可以领取到深圳站限定物料。
线下打卡装置。(活动主办方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欢乐海岸的线下活动,还在心湖上空呈现了专属的无人机编队表演,成为全国八城巡展中唯一的“彩蛋”惊喜。据欢乐海岸相关负责人介绍,短短30分钟的无人机表演,背后是1000架无人机的精密调度,并与《光与夜之恋》品牌组在两周时间里,修改了20余版画面的紧密对接,只为确保每一位玩家看到表演后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感动。
《光与夜之恋》无人机编队表演。(活动主办方供图)
“当游戏中那些熟悉的台词伴随着专属背景音乐在夜空中显现,周围玩家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那一刻真的非常感动。”玩家张女士告诉读特新闻记者,她在8月23日活动首日就去到了线下打卡,从户外广场到购物中心内部,有大量游戏主题的元素,人偶巡游和无人机表演更是超出她想象的沉浸式体验。
据欢乐海岸相关负责人介绍,8月23日至24日两天,活动就已吸引超万名玩家前来打卡。由于购物中心连续两天举办人偶巡游活动,客流环比增长30%,园区整体客流也提升了近20%。许多玩家在领取分时段入场券后,利用等待时间在园区内消费,有效带动了茶饮、餐饮及零售业态的销售增长。其中,二次元主题街区“奇谷米”的业绩更是实现了数倍增长。
游戏线下活动带动客流攀升。(活动主办方供图)
“欢乐海岸的客群中有近半数是年轻人,基于这一特点,我们引进了全国连锁的二次元街区品牌‘奇谷米’,进一步丰富了欢乐海岸青年社区。”欢乐海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期间,奇谷米街区还特别策划了七夕游园约会活动,邀请专业Coser扮演《光与夜之恋》游戏中的男主角,为玩家打造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游戏玩家出手,满城尽是“二次元男友”
除官方合作外,乙女游戏庞大的玩家群体,也成为推动游戏角色从“二次元”走向“三次元”的重要力量。他们甘愿为了自推(一般指自己喜欢的角色)的“排面”自掏腰包承包商场广告位。以另一款热门游戏《恋与深空》为例,粉丝们自发为多位男主角打造的线下打卡点遍布深圳,形成了独特的“七夕打卡地图”。
在福城天虹,非官方的线下活动不仅分别为五位男主角布置了相应的主题场景,还打造了浪漫的婚礼主题打卡区。除集体活动外,各男主角的“专属线下空间”也分散在了不同商圈。祁煜“现身”中洲湾C Future City和深圳K11 ECOAST;黎深“出现”在南山海岸城和宝安天虹;沈星回在太子湾花园城与玩家“见面”;秦彻“去到”深圳宝能环球汇(罗湖店)和KK TIME;夏以昼则在深圳福田领展中心城释放魅力。
福城天虹《恋与深空》婚礼主题打卡活动。图源:福城天虹购物中心
此外,罗湖万象城、水贝银座、龙岗万达广场、南山京基百纳、深圳湾区之心、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福田Coco Park等商圈的电子大屏上,也不断轮播着男主角们的身影,吸引无数游戏玩家到线下打卡。
在中州湾祁煜七夕主题“痛楼”的大屏下,“鱼推”(祁煜粉丝)小优(化名)兴奋地说,“仿佛置身于游戏场景中,来到了白沙湾,但又能清晰感受到与现实世界发生着连接,每一份惊喜都可触可感。”
深圳中洲湾祁煜七夕主题痛楼。(受访者供图)
据中洲湾商场品牌负责人介绍,此次祁煜主题“痛楼”是商场与资深粉丝的共创项目。利用商场的空间特征,如垂直绿植花园、室内外百块电子屏、外立面的玻璃贴等,打造游戏的剧情和角色的场景装置,通过互动规则、打卡动线的设计,将二次元的虚拟浪漫转化成现实世界的“恋爱副本”。
“可以说我们承接住了线上流量。”该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打造游戏角色的主题应援空间短期内带来了客流以及销售额的明显提升;从长远来看,这类活动与商场定位和资源优势相契合,可实现线上与线下人群的双向导流,强化商场的年轻化标签,营造独特的二次元文化氛围,为商圈的长线运营提供新路径。
乙女游戏“虚拟亲密”延伸线下消费成IP运营新方向
读特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随着二次元与现实场景的“破壁生长”,乙女游戏与线下消费场景联动愈加频繁,曾经以宣传商品为主要用途的商场广告大屏,如今有相当一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角色应援上。此外,“痛楼”“痛车”“痛城”等贴满角色的应援场景和空间也在不断延伸。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胡鹏林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指出,乙女游戏本质是“虚拟亲密关系解决方案”,通过角色生日电话、朋友圈互动等拟社会互动填补现实中的情感空缺。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游戏,其消费逻辑更接近粉丝经济,而非传统游戏的付费模式。乙女游戏为玩家提供了情感代偿机制,线下活动则将这种虚拟情感进行了具象化的延伸。
课题组分析认为,乙女游戏与线下消费场景的联动趋势,正成为游戏IP在流量红利见顶、用户需求升级、产业链价值重塑背景下的必然选择。这一趋势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情感消费需求、商业化潜力与延长游戏生命周期的能力等。
一是线下体验通过五感互动弥补线上交互的单一性,深层次满足乙女玩家对情感消费的需求;二是凭借高黏性用户群体与强消费力,乙游IP在“限时主题店”“联名商品”等形式下释放出可观的商业化潜力,并通过餐饮、快消等日常场景反复触达扩大消费维度;三是持续的线下活动与限定周边有助于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形成“线上情感培育——线下价值兑现——社交反哺热度”的闭环,使乙女游戏从单一数字产品演化为可持续运营的文化消费生态。
(杨晓怡、于梦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