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坪山大剧院获悉,11月7-8日(周日),中国国家话剧院话剧《红色》将在坪山大剧院大剧场上演,为市民朋友带来一行震撼人心的演出。
演出信息:
演出名称:中国国家话剧院话剧《红色》
演出时间:11月7日(周六) 20:00
11月8日(周日) 15:00
演出地点:坪山大剧院大剧场
演出票价:80、120、180、230、280元
演出时长:120分钟
《红色》出自美国著名剧作家约翰•洛根(John Logan),剧本翻译胡开奇。该剧曾荣获2010年美国戏剧界最高奖项“托尼奖”最佳戏剧、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是一部享誉欧美的上乘之作,也是一部颇具思想高度和艺术品质。2014年首登中国舞台,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王晓鹰导演、陈明昊、刘端端联袂演出。
该剧讲述了1958年抽象派绘画大师马克•罗斯科,受邀为“四季大饭店”的餐厅作画,商家开出的报酬是让所有画家都望尘莫及的天价。一个想成为画家的“小工”坎,走进了他的画室,正在创作西格拉姆壁画的罗斯科雇用了他担任自己的助理。于是,大师与“小工”在色彩的恣意铺陈和创作的冥思苦想里,真诚对话,直言不讳,彼此碰撞。
导演王晓鹰将意象化地呈现一个满溢着艺术气息的奇妙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对于坚持、放弃、探索、传承等一系列关乎艺术、却不局限在艺术的探讨持续进行,最终将回归生活和生命最真挚的命题里去。
剧中虽然只有两位演员,却是一部内涵丰富、充满哲思的好戏。陈明昊扮演的罗斯科与刘端端扮演的坎,呈现出了两个不同年龄、阅历、资历的艺术家的鲜活形象,整个舞台都流动着两位主演强大的能量。
两人关于《红色》的舞台记忆则早已根植骨髓。作为专业的话剧演员,深知话剧表演永无定数。而本次的《红色》演出中,陈明昊刘端端对剧中人物的表演和对话进行了更加生活化的改编,而目的则是带动观众走入一位伟大艺术家的关于艺术的哲思和心理挣扎。
剧情简介:
抽象派绘画大师马克.罗斯科,受邀为“四季大饭店”的餐厅画画,商家开出的报酬是所有画家都望尘莫及的天价!一个想成为画家的“小工”——坎,走进了他的画室,于是,大师与“小工”在色彩的恣意铺陈和创作的冥思苦想里,真诚对话,直言不讳,彼此碰撞……逐渐,他们情深如父子,相交是忘年。在这个充满了浓烈油彩味,响着古典乐曲的“空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结果是罗斯科毅然退还了商家给出的天价报酬,没让自己的艺术“沦为豪门饭店的室内装饰”。同时,他“解雇”了坎并给他这样的告诫:走向外面的世界,走入生活的深处,建立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生活……
主创阵容:
出品人:诸葛燕喃
监制: 戈大立 白雪峰 田沁鑫 闻国久
编 剧:约翰•洛根(美) John Logan
译 者:胡开奇(美)
导 演:王晓鹰
策 划:罗大军
执行导演:刘 丹
舞美设计:严 龙
灯光设计:王瑞国
服装设计:芦春伟
道具设计:陈 龙
音响设计:薛紫珣
化装设计:刘 阳
音乐设计:程佳佳
舞台监督:陈丽华
技术管理:张新合
制作/演出统筹:周 莉
宣传统筹:刘梦妮
场 记:王 珺
演员表:
马克·罗斯科…………陈明昊
坎………………………刘端端
精彩点评:
剧作家洛根笔下的罗斯柯形象栩栩如生,他语言的哲智甚至超过他的画笔,一个执着的大师,一个雄辩的奇才,一个武断的权威,一个显赫的名士……当他在剧终勉励坎“走出新路来”的一刻,人们体验到一种人格的升华。
——英国《每日邮报》 剧评家莱茨
在罗斯柯的画室中,一切得以展示:罗斯柯的美学哲理、坎的反击,洁白的画布前两人挥洒着血红的油彩。剧作家洛根这部才华横溢之作充满了艺术的风雅与情致;剧中对立的艺术思想使观众因分歧而争议不止。
——伦敦《标准晚报》 剧评家希钦斯
关于画家的剧作大都牵强,或剧中人毫无实践地空谈艺术,或只见其生活的放荡不羁。但洛根的关于罗斯柯的《红色》是一次成功的超越:罗斯柯与他的绘画实践融为一体,罗斯柯与他的作品融为一体……罗斯柯自杀的悲剧命运交织着全剧的氛围。
——伦敦《卫报》 剧评家比林顿
编辑 刘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