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湖数智治理破解电动自行车“困局”

08-29 08:03
摘要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宋彪/文 陈建华/图

▲在观湖街道松元厦社区上围新村,充电点位设置相应的充电使用规范。

今年6月份以来,观湖街道松元厦社区上围新村作为观湖电动自行车闭环治理试点区域之一,辖区居民戴头盔率、电动自行车上牌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改装车、飞翼车呈明显下降态势。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观湖街道采取的数智治理是破解社区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的“法宝”。

夯实数据底座

全链条封闭管理的关键

今年以来,观湖街道办经过调研发现,观湖街道曾在电动自行车治理问题上面临多重困境。传统执法依赖路面巡查,但电动车违法后流动性强,交警部门“抓现行”难度大,违法成本低导致屡禁不止。“部分电动自行车车主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在路上行驶时,闯红灯、不戴头盔、不上牌的行为比较普遍。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时也不能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拖拉拽的行为,所以想在电动自行车进入社区之后从源头来整治。因为进入小区和围合式城中村的电动自行车就像鱼缸里的鱼,是什么颜色,有多少条,是胖是瘦,我们都一清二楚。”观湖街道交安办有关负责人说。

▲观湖街道网格员清理辖区僵尸车,统一区域进行摆放。

为了摸清电动自行车底数,观湖街道交安办向所有社区下达指令,要求每个社区认真统计辖区小区(含城中村)电动自行车的总数、未上牌数、新增上牌数,以及改装车、僵尸车的数量等一系列数据,并要求每一项数据真实可查。在建立电动自行车“人车点”数据库过程中,通过地毯式排查、标准化建档,形成“人-房-车”数据绑定机制,累计收集人、车数据2.39万条,其中发现无牌车2137台。“这里面每一项真实数据都非常重要,它是全链条封闭管理的关键。”观湖街道交安办有关负责人说。

整治进展总表

成电动自行车治理施工图

据了解,观湖街道共有10个社区,辖区电动自行车共有6万余台。为了督促各社区加强电动自行车治理,观湖街道交安办针对10个社区制作一张数据表。电动自行车上牌登记情况、僵尸车清理情况、充电场所升级情况等,各社区的电动自行车整治进展情况在这张总表上一览无遗。

▲观湖街道松元厦社区高尔夫公馆充电桩进行升级。

“哪个小区门岗显示头盔佩戴率下降了,我们将专门安排执法人员前往这个小区执法。哪个小区上牌率最低,我们将安排人员去这个小区督办。这张总表对于我们靶向治理电动自行车、提高工作效率起到巨大作用,同时形成各社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观湖街道交安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8月10日第一批小区试点电动自行车治理以来,截至目前,全街道电动自行车新增上牌车518台,累计上牌车59941台,上牌率93%,其中上牌率最高的社区为新源社区,达到99%;已完成76处充电场所升级、安装智慧门岗24套。清理改装车及僵尸车235台,整改超标电池28块,智慧提醒未戴头盔人员2545人次。如今,观湖街道电动自行车上牌率显著提升,未戴头盔等违法行为明显减少,社区内涉充电桩火灾事故实现“零发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