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三院人工肝新技术,解救“小黄人”
读特记者 李海若
2020-10-22 14:23

看过小黄人电影都会被它们可爱、呆萌的外形给吸引了,可是当人变成“小黄人”会是什么样子呢?

年仅33岁的孟女士因胃肠不适,在家用药后变身成了“小黄人”,她的全身皮肤、眼睛、尿液都是黄色的,这可把她吓坏了,家人遂带她到龙岗区三院消化内科就诊。

当时正在接受人工肝治疗的孟女士

在接诊检查后发现,孟女士患有慢性肝炎多年,肝功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数值严重偏高,紧急收住院治疗,经积极保肝、退黄、抗病毒等保守治疗后,胆红素数值仍然很高。消化内科主任杨建荣、肾内科主任曹娅丽医护团队仔细分析孟女士病情,患者是急性肝衰竭,病情危重,如果不能迅速扭转病情,必将会有生命危险。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给孟女士进行人工肝治疗技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技术(DPMAS)+半量血浆置换)方案,既可以清除胆红素、炎症介质等有害物质,又同时补充了凝血因子等有益物质。

曹娅丽主任介绍,孟女士在接受第一次人工肝治疗后,病情就得到了有效逆转,胆红素开始下降,经过三次人工肝治疗后,总胆红素由原来的 489μmol/L,下降至总胆红素66.4μmol/L。孟女士的食欲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好多了,黄疸也逐渐退散。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胆红素经肝细胞作用后由肠道和肾排出。肝衰竭患者由于其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损害,出现胆红素排泄障碍,造成血中胆红素含量不断增高,从而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肝损害不断加重,机体出现严重代谢紊乱,因此,防止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对组织细胞的进一步损害是治疗的首要目标。

据了解,DPMAS人工肝新技术即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技术,患者的血液经过血浆分离器分出的血浆,先通过BS330吸附胆红素和胆汁酸,在经过HA330-II广谱特异性吸附炎症因子等中大分子毒素,经过特异性吸附和相对广谱的吸附,能更有效的吸附完成患者体内的毒素,可以说离子交换树脂(BS330)和中性大孔树脂(HA330-II)两种吸附剂联合应用,发挥了协同作战、共同增效的作用。在孟女士的治疗中,除了DPMAS,还加用了半量的血浆置换,能迅速改善黄疸症状,同时清除炎性介质等有害物质,促进了患者病情的迅速恢复。

曹娅丽主任表示,龙岗区三院肾内科血透室充分发挥透析护士在血液净化操作的技术优势,已经顺利开展多例人工肝治疗技术,同时也是龙岗区率先开展DPMAS人工肝治疗新技术的医院,该项新技术在重型肝炎、肝性脑病、肝衰竭、大量腹水伴有黄疸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也可应用于重症自身免疫病的救治,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还可用于严重感染、脓毒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难治性高脂血症的患者。该项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器官移植、中毒性疾病和皮肤病的治疗。人工肝技术的开展今后将给更多危重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晶报供稿)

编辑 陈晓玲

(作者:读特记者 李海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