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抽中了免单,却因为‘同一街道有人兑过奖’被拒绝,投诉到淘宝平台也没用,最后只能申请退款。”8月21日,消费者林女士(化名)向读特新闻记者讲述了自己在淘宝“美的微波电器旗舰店”参与直播抽奖的经历。
记者调查发现,林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多位网友反映因相同理由失去兑奖资格,质疑该规则“有失公允”“变相引流”。而商家称规则旨在“防黄牛”。截至发稿,美的集团尚未就消费者的质疑及机制优化计划作出明确回应。
抽中免单不给兑?
理由是“同一街道有人兑过”
“7月5日,我在淘宝‘美的微波电器旗舰店’直播间看到有抽奖活动,只要通过链接下单就能参与,系统会自动开奖,刚好我想买微波炉,就下单参与了。”林女士告诉记者,开奖后她惊喜地发现自己中了“免单”,本以为是一次幸运经历,却在联系客服兑奖时遭遇“一盆冷水”。
客服告知林女士不符合兑奖条件,理由是“同一街道存在兑奖记录”,这一说法让她难以接受。此后,林女士多次与美的客服沟通,甚至向淘宝平台发起投诉。“平台说抽奖活动是商家行为,他们没办法要求商家给我免单。”她无奈表示,当时商家已经发货,她担心一旦签收,后续退货需要自己承担运费,只能选择申请“仅退款”。
“从告知我不支持兑奖开始,微波炉就一直在快递驿站放着,我投诉了近半个月都没有理想反馈,最后实在没办法,才申请了仅退款,商家之后把微波炉退了回去。”林女士说,自己完全符合商家活动要求的“180天内退款不超过3次”的条件,却因“同一街道兑奖记录”失去免单资格,这让她觉得既不合理又不公正。
更让林女士不满的是,商家在抽奖前从未公布过“哪些街道已有兑奖记录、不能参与”的信息。“如果提前告诉我们,我要么就不参与这个活动,要么就更换收货地址,这样对双方都好。”林女士认为,商家事后才提出限制条件,本质上是“把消费者骗进来下单,完成自己的KPI”,这种不公开、不透明的操作,从消费者角度看就是“虚假宣传”。“消费者也有知情权,但商家对这个兑奖机制一直含糊其词,感觉就是‘玩不起’活动。”
“防黄牛”规则“误伤”消费者
网友质疑品牌“引流”
8月21日,读特新闻记者观看“美的微波电器旗舰店”直播间时,主播对“同一街道不能兑奖”的规则作出了解释,称该规则是为了“防黄牛”而设定。“黄牛会同时操作二三十个账号参与活动,抽中免单后再转手卖给其他消费者,而且不会提供任何售后保障,我们设定这个规则,是为了保障正常消费者的权益。”主播还建议,若消费者抽中免单,想让同街道的朋友参与,尽量更换其他街道的收货地址。
然而,这一“防黄牛”的初衷,却让不少像林女士这样的正常消费者被“误伤”。“我这个淘宝账号用了快十年了,之前从来没在他们家买过东西,这是第一次参与活动,怎么就和‘黄牛’扯上关系了?”
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发现,多位网友反映有类似遭遇。一网友称,“品牌搞不起活动就不要搞,他们知道一个街道住多少人吗?我们一个小区都不止一万人了。”
还有网友质疑该规则存在“变相引流”的嫌疑,“商家用‘免单’做噱头吸引大家进入直播间,等消费者抽中了又用各种理由拒绝兑奖,最后消费者要么被迫退款,要么只能正常付款,不管哪种情况,商家都完成了订单量,这不就是借抽奖‘引流’吗?”还有网友表示,抽奖前商家从未公示过已产生兑奖记录的街道名单,“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在的街道能不能兑奖,只能盲目参与,最后被拒了才知道有这个限制,店铺为什么不能给中过奖的街道设置禁止下单呢?”
记者注意到,网友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同一街道”的区域划分过于宽泛,同街道人数基数大,正常消费者被“误伤”的概率高;二是抽奖前未公示已兑奖街道名单,消费者缺乏知情权,参与活动存在盲目性;三是规则透明度低,难以排除商家借“免单”噱头吸引流量、完成销售/直播间人数的KPI嫌疑。
针对这些质疑及后续是否会优化抽奖限制机制的问题,读特新闻记者多次联系美的品牌,截至发稿尚未收到任何回应。
美的微波电器旗舰店客服则表示,抽奖是公开公正透明的,抽奖前主播均会公布展示抽奖规则。对于“同一街道”的兑奖限制问题,客服表示,同一街道乡镇365天内只享受1次,所有时段共计累计最多3次,且免单订单不允许修改地址。
“同一街道”限制延伸至商品购买
合规性引法律疑问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同一街道”有关的防黄牛限制,并非只存在于美的微波电器旗舰店的抽奖活动中,在其他店铺的商品购买环节,也存在类似的区域限制规则。有消费者反映,在一些店铺购买部分促销商品时,客服会告知“同一街道同一时间段内购买数量有限制,超出数量将无法享受优惠”,理由同样是“防止黄牛大量囤积商品后加价转卖”。
商家这类以“防黄牛”为名设定的“同一街道”限制规则,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记者咨询了广东金唐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法律事务部副主任王羲航。王羲航表示:“免单活动中,商家未在活动前公示‘已兑奖街道名单’这一关键信息,导致消费者在参与抽奖时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无法做出完全知情的判断。”他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商家事后以一条未事前明示、且范围模糊的规则拒绝兑现承诺,实质上是单方面改变了交易条件,剥夺了消费者中奖后应得的利益,涉嫌构成不公平交易。
“‘同一街道’的区域划分标准作为防黄牛措施,其合理性在法律层面是存疑的。”王羲航告诉读特新闻记者,“街道”是一个行政规划概念,范围通常较大,可能存在多个小区、数万居民。以如此宽泛的标准“一刀切”,其与“识别黄牛”这一目的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弱,手段与目的不匹配,缺乏精准性,极易造成“误伤”。若该规则导致大量正常消费者被拒兑,其合法性与合理性将受到重大挑战。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王羲航认为,商家的此类行为极有可能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禁止的“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商家以“免单”为噱头,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观看、参与互动并下单,但其背后却设置了未充分明示、且极不合理的限制条件,导致中奖承诺无法被有效兑现。这在客观上虚构了中奖机会和活动优惠力度,足以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属于典型的“引人误解的宣传”。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