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斯基重回波兰,低调出席救命恩人授奖活动
澎湃新闻
2020-10-16 13:44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15日,著名电影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波兰南部小城格利维采(Gliwice),低调出席了一场由犹太人屠杀纪念馆举办的“国际义人”纪念奖章颁奖活动,以感谢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庇护过他的一对波兰农村夫妇。

所谓的“国际义人”(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指来自世界各国的正义之人。该说法原本出自犹太教,指那些遵行该教教义的非犹太人。1963年,以色列政府启动“国际义人”计划,由犹太人屠杀纪念馆具体负责,旨在表彰那些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冒着生命危险,挽救陌生犹太人性命的非犹太裔人士。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已有两万七千多人获得过这一荣誉称号,而其中又以波兰国民占比最多。2000年时,被誉为“中国辛德勒”的外交官何凤山,也曾获得过这一荣誉。

1939年9月,纳粹德国闪电入侵波兰,波兰斯基一家所在的克拉科夫市也迅速陷落。他们全家人都被送进了犹太人隔离区,遭受各种压迫与歧视。之后的几年里,隔离区的犹太人陆陆续续都被遣送去了分散各地的纳粹集中营,波兰斯基的母亲布拉最终没能活着走出奥斯维辛,而他父亲莫里斯则在毛特豪森-古森集中营侥幸度过了鬼门关。

1943年,罗曼·波兰斯基十岁。眼看父母亲都被纳粹军队抓走,送去了死亡集中营,他只好冒险由隔离区逃出。此后,靠着不少善心人的帮助,他一路颠沛流离,最终落脚在了波兰西北部小镇维索卡附近的小村子里。在这里,是农妇斯特凡妮·布哈拉(Stefanie Buchala)与她丈夫杨·布哈拉(Jan Buchala)冒着巨大危险收留了他,直至战争结束。

“斯特凡妮当时想都没想,完全是出于对他人的爱,便冒着她自己和她丈夫、小孩的生命危险,把我藏在了他们家里,将近两年。他们自己家当时也很穷,根本没有多少吃的,尽管如此,她还是努力确保我能吃饱穿暖,将我藏的好好的。”如今已87岁高龄的波兰斯基如此回忆到。

波兰斯基表示,成年之后,他曾多次故地重游,希望能在维索卡找到这对好心的夫妇,但始终未能如愿。很久之后他才了解到,他俩早已在1953年双双过世。10月15日的授奖典礼上,他亲手将“国际义人”的奖章交给了布哈拉夫妇的孙子斯坦尼斯拉夫。

波兰斯基(左)、布哈拉夫妇的孙子斯坦尼斯拉夫

今次的颁奖仪式在格利维采的上西里西亚犹太人纪念馆内举行,事前及事后都处理得相当隐秘,也未见任何公开宣传活动,相信应该是与波兰斯基导演的特殊身份有关。他在1977年于美国犯下强奸罪行,之后弃保潜逃法国,至今仍是美国政府的通缉要犯。过往几十年里,美国司法部门曾多次联系法国政府,要求设法引渡波兰斯基归案,但后者以其已入籍法国,成为法国公民为由,始终拒绝合作。

布哈拉夫妇旧照

相比之下,波兰与美国之间的引渡协作,更为紧密。2014年波兰斯基去华沙出席活动时,美国方面就曾要求当地执法机构拘捕波兰斯基并引渡至美国,之后官司一直打到了华沙最高法院,波兰斯基好不容易才躲过一劫。也因此,这位凭《唐人街》、《魔法圣婴》、《钢琴师》等经典影片蜚声国际影坛的著名导演,如今一门心思定居法国,很少再离开国境,而这一次奔赴格利维采,显然也是毫不张扬,极其低调。

《钢琴师》海报

编辑 张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