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始终牢记国有银行金融使命,严格按照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交总行的工作部署,坚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主动作为,第一时间成立分行层面“稳企业保就业”工作专班,配置人财物资源,把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摆在业务经营的突出重要位置,全力支持深圳社会经济发展。
主动作为,拓宽渠道
全力护航中小微企业前行
主动对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深圳市政府16条措施出台后,深圳交行快速制定出相关措施,并从市中小企业局、市科创局、工信局、中小企业局等单位获取深圳市重点支持的抗疫中小企业名单,指导经营单位对接名单内企业,从信贷产品、优惠利率、授信调整、贴息政策、风险补偿等方面提供全面普惠金融服务。
积极对接政府数字平台。深圳交行成立“政府数字平台攻坚小组”,“一区一策”制定《深圳分行区级政府对接服务工作方案》,共同推进与各级政府在政务服务客户端开展普惠金融线上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便利化的金融服务。目前,该行已向各区级政府提供金融服务方案,已经对接深圳市金融监管局“金服平台”,“应急贷”等抗疫普惠金融产品已经上线平台“战疫”专区。
创新产品,高效投放
持续提供增量信贷资金支持
疫情期间,深圳交行创新推出“应急贷”,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调整信贷政策,建立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驰援企业复工复产。深圳一家生产红外体温测温仪的企业,生产过程面临着采购原材料资金短缺问题,深圳交行得知其信贷需求后,立即组织攻坚小组,1日之内完成授信上报、审批和放款,为该企业在特殊时期送去“及时雨”。与一般流贷相比,“应急贷”更加注重首贷户、知识产权质押、提高信用敞口、先放款后抵押,真正做到“雪中送炭”。在进一步调研和了解市场需求后,该行迅速推出“应急贷”2.0版本:为支持进出口企业,推出线上纯信用“通关应急贷”;针对生物医药行业知识产权密集特点,推出“知识产权应急贷”;为纾困园区企业,推出“园区租金应急贷”;聚焦退役军人再创业,推出为“退役军人应急贷”。截至9月末,深圳交行达成普惠“两增两控”的监管要求,其中普惠贷款增速50.8%,普惠贷款定价较年初下降50个基点。
针对进出口企业,深圳交行与深圳“单一窗口”合作,在交行系统内首家成功上线单一窗口,并率先在深圳同业中办理线上汇出款融资业务。该行在去年实现的在线签约、账户绑定、购付汇、结汇功能基础上,陆续推出了在线信用贷款产品“通关贷”、进出口融资等产品。企业通过深圳“单一窗口”向交行提交融资申请,系统可自动进行报关信息验证、额度核减和申请信息传输,企业足不出户仅用时15分钟完成贸易融资与跨境支付的全链条操作,业务处理和流转效率大大提升,业务风险也在核验贸易背景的前提下得到有效防控,便利性和安全性实现统一,手续简单,方便快捷,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深圳某商贸有限公司,急需向境外采购居民日常生产物资,通过该平台,从客户在线申请,到最终完成在线提款,仅1天时间。
同时,深圳交行在南山设立科创审批中心,该中心是交行服务实体、支持科技创新、打造交行特色科技金融的“试验区”。同时,该行针对南山科创企业客群创新性推出了“科创先锋贷”,靶向对标科创企业“轻资产,规模小”特点。这对具备轻资产特性的科创企业而言是发展的桥梁,是金融活水,实现精准滴灌。产品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提供九大定贷模式,以补贴定贷、以税定贷、以工资定贷、以知识产权价值定贷、以结算定贷、以保定贷、以投定贷、以订单定贷及以房产抵押增信定贷;二是向企业提供最高2000万元、期限最长3年的信用类贷款额度;三是一站式金融培育服务,交通银行拥有金融全牌照,可以满足科创企业在日常结算、公司理财、跨境支付、投资并购、上市发展的立体式服务。
纾困解难,减费让利
主动调整存量客户还本付息方案
疫情发生以来,深圳交行针对小微企业受影响程度的不同,精准施策,一户一策提供信贷支持针对疫情防控类贷款,优先加快审批,灵活运用邮件、电话、微信等方式,审查审批人员做到“随到随审”,原则上当日收单当日办结,保障防控所需资金早到位、早见效。一方面对受疫情影响,到期还本付息困难的小微企业,通过主动展期方式,减轻客户还本付息压力,并积极落实征信保护。对直接或间接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通过调整还款计划、给予宽限期等方式帮助企业资金周转,极大缓解企业资金经营困难。另一方面,减费让利,精准帮扶,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及时向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发放优惠贷款。除名单内重点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LPR减100BP优惠利率外,对深圳市疫情防控企业清单以及清单外的疫情防控小微企业,均给予3.85%的优惠利率;对新开立账务的疫情防控重点单位,减免其开户手续费和结算费用。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将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见习编辑 王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