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40年影像志⑭ | 速度七十迈,当年深圳还曾这样策马奔腾!
深圳特区报全媒体经营中心
2020-10-26 09:35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参赛马匹涌入赛道开始激烈角逐,前来看马和赛马的市民人潮涌动,尖叫声、喝彩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你能想象,在今天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深南大道北侧香蜜湖一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也响起过“踢踏踢踏”的马蹄声吗?这是从深圳赛马运动俱乐部赛马场传出的声音,也是内地的第一个赛马俱乐部。作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尝试马业的城市,赛马场的“速度与激情”增添了深圳敢为天下先的传奇色彩~


由于种种原因,赛马俱乐部已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香蜜湖也正在华丽变身,未来将打造成深圳金融文化中心和国际演艺中心。虽然没有了马蹄声,但深圳这匹改革开放的“头马”依然在奔跑,依然敢闯敢试勇于“第一个吃螃蟹”。在不断尝试不断突破的过程中,难免有成功,有失败,但是创新的种子却扎根下来,成为这个城市的精神内核。如今,刚刚迈入40华年的深圳,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深圳再出发!


雨中的建设者

特区建设者的步伐。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台风天,一批特区建设者顶风冒雨经过罗湖区笋岗桥奔赴建设工地。拉着行李的长途公共汽车,扛着的工具,挑着的饭盆和簸箕,戴着的草帽,穿着拖鞋的匆匆步履,无一不是当年特区建设者们的写照。在深圳特区如火如荼建设的八九十年代,这样的生动画面随处可见。江式高 摄


文明一米线

文明一米线。说起“一米线”,很多人会立刻想到银行柜台前一米处地上粘贴的那条醒目的黄线。这条线保护个人隐私,维护公共秩序,保持公众距离,被称为“文明一米线”。1996年,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率先在客流较多的工行深圳华强支行推行“一米线”服务,开启了一项维护客户安全的银行服务新举措。如今“一米线”服务已经在机场安检、高铁站、政务营业厅等各类公共场所广泛应用。柯晓静 摄


宝安“厂妹”

1994年,深圳宝安区黄田某工厂区女工宿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深圳进入第二个发展高峰阶段,更多“三来一补”企业落户深圳。当年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因为地价,人工相对便宜,吸引了众多外商投资建厂。外资厂员工的集体宿舍条件有限,基本都是住8—10人,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工们在集体宿舍里相识,并结为伙伴,共同开始她们在深圳的奋斗。余海波 摄


当年亚洲第一高楼“地王大厦”

1995年6月3日,地王大厦塔杆吊装成功,胜利封顶。深圳地王大厦,是国内20世纪90年代初的重点工程。大厦于1996年3月竣工,是深圳继国贸大厦,发展中心大厦后,20世纪90年代中期矗立起来的一座重要标志性建筑。大厦高69层,总高度383.95米,是当年亚洲第一高楼。2017年9月9日,深圳地王大厦列为深圳首批历史建筑,2018年11月24日,深圳地王大厦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双塔杆是地王大厦的标志,每根塔杆长85.6米,重达百吨。当年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爬上距离地面380多米的一个塔杆顶端,拍摄另外一个塔杆的吊装施工,获得这幅佳作。许光明 摄


你猜过头马吗?

在深圳“猜头马”。1991年4月18日,深圳赛马运动俱乐部成立,这是中国内地第一个赛马俱乐部。深圳赛马运动俱乐部位于当年福田区香蜜湖中国娱乐城内,占地7.9万平方米,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俱乐部内赛马用跑道815米,宽21米,有一座供马匹起跑用的9位闸箱,共有中国马和澳洲马200多匹,马厩、兽医室、会所、观众席及比赛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在1994年4月17日举办的“94深圳国际马术(障碍)邀请赛”上,深圳迎来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葡萄牙等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区的代表队参战,在深圳兴起了一股看赛马的风潮,还掀起了“猜头马”的有奖竞猜热潮。丁庆林 摄

策划 | 潘未末

执行 | 丁庆林

视频 | 陈皓晖

美编 | 张伟

编辑 | 詹婉容 见习编辑 吴徐美

(作者:深圳特区报全媒体经营中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