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会 | 国际能源论坛孙贤胜:后疫情时代需要全球更开放合作
读特记者 秦绮蔚
2020-10-12 10:15
收录于专题:聚焦2020海博会

2020年海博会期间,原国际能源论坛(IEF)秘书长、原中石油经研院的院长孙贤胜将作为嘉宾,出席海博会宏观论坛——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并在10月15日论坛的“深海资源开发:从勘探到开发的可持续性技术和政策”环节发言。

2020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对孙贤胜先生进行了专访,期间他分享了对参与海博会的期待以及希望探讨的话题。

(一)

2020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您如何理解蓝色经济?如何看待中国的蓝色经济发展?

孙贤胜:蓝色经济是从海洋经济发展而来的概念,主要是以海洋产业为基础,在资源、科技、商业、文化、社会等多领域协调发展而来的经济概念。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产业已成为全世界的广泛共识。中国是海洋资源大国,海洋产业正处于成长期,在资源利用、高新科技、商业模式、文化产业、区域社会协调发展等多领域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

2020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疫情对您所在行业影响有多大?未来将如何应对这样的全球重大不确定风险?

孙贤胜:疫情目前对于油气行业影响较大,但短期受困,长期看好。疫情对石油消费产生抑制作用,消费需求降低,供应也随之减弱。短期内油气供需重新平衡需要时间;长期看,随着疫苗投产,经济会逐步复苏,供需都将持续增大,油气行业主体地位未来将持续很长时间。

面对类似疫情等全球重大不确定风险,需要全球共同面对。首先,应将各行业基础设施、政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设置应急预案,将各类风险控制到最低。其次,发生重大风险要进一步集中力量统筹调配各类资源,多方合作共同应对重大风险。最后,合作研究未知领域新技术,推动发展新科技攻关,造福全人类。

(三)

2020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您对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和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有什么期待?

孙贤胜:围绕海洋产业、海洋经济而发展起来的海洋经济博览会和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应该算是应时而生。特别是在当前时期,应持续坚持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这也是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疫情等重大风险给应对各国带来的客观要求。

蓝色经济涉及传统、新兴和未来高新技术等多个产业,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经济发展概念,有众多的方向可以共同探讨和交流,其中合作、发展、共赢应该是主旋律。

【读特新闻+】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已经对政治、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并且仍在深度发酵之中。而作为典型高投入、高风险的海洋经济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与此同时,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统计,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0多年保持在9%以上,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明显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同时中国海洋经济已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之中。

全球应该如何面对包括新冠疫情在内的重大不确定风险?有哪些办法能够帮助不同国家和不同企业尽快恢复、度过难关呢?

孙贤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议:第一、完善机制、提高风控能力;第二、调配资源、多方合作应对风险;第三、大力推动科技发展、攻克技术难题。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