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读特记者 周斌 余海蓉 窦延文/文 杨少昆/图
2020-10-11 08:45

1994年,在苏州城东,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启动建设,开创了中外合作共建产业园的先河。

2019年9月1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挂牌成立。作为江苏面积最大的自贸片区,60.15平方公里的苏州自贸片区全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苏州工业园区,再获国家战略使命,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全方位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和现代化治理高地”的定位,勇担“探路、引领、突围”的重任。

苏州市工业园区航拍图。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育新机、开新局,探新路、作示范”,起跑即奔跑,开局就冲刺,苏州自贸片区砥砺前行,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奋力跑好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第一程”。

乘风破浪,奋楫前行。苏州自贸片区正加速成为全国开放底色最鲜明、产业优势最突出、市场主体最活跃、创新动能最强劲的自贸片区之一。

制度创新

以需求出发解“痛点”“堵点”

康纳机械制造(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精密金属冲压零件的中小企业,虽然年销售额超亿元,但由于企业没有自营厂房,无法顺利获得银行贷款。借助苏州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关助融”海关信用惠企模式,这家企业很快就获批10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而且利率还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近70%。

“融资难,融资贵”,往往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为了帮助企业发展,苏州自贸片区在企业融资服务上做“加法”,在融资负担上做“减法”,在融资环境上做“乘法”,创新地推出了不少的制度创新。“关助融”项目,就是将海关信用引入担保体系,建立了“企业自愿、政府推动、征信助力、银行让利、海关支持”的政府、海关、银行三方合作模式,助力进出口企业以诚信获得贷款。

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苏州自贸片区通过制度创新,改进政府治理,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和“难点”。

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经常会用到进口器件,但如果这种器件在国内未拿到注册证,意味着它不能进入国门,将给企业的研发带来障碍。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就曾遇到过这种“卡脖子”的难题,他们正在研发的第二代心脏体外自动除颤仪(AED),需要使用进口的儿童电极片。正在一筹莫展时,苏州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实行了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创新政策,公司成为首批受惠的企业之一,成功进口了20片电极片,顺利开展相关试验,使产品的研发大大提速。为企业创新“松绑”,从“源头”支持企业创新。苏州自贸片区这项改革创新入选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制度创新与复制推广,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创新的原生动力。

苏州自贸片区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家级开发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叠加联动优势,突出“中新合作、开放创新和产业转型”三大特色,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开展差异化探索。这一年多来,累计推出改革创新举措132项,形成创新性强、企业受惠面广、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制度创新案例66项,其中省级以上“首创率”60%,2项获评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14项在全省示范推广,“试验田”深耕成为“高产田”。

与此同时,苏州也在全国率先探索自贸区与开发区联动发展的创新模式,将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在苏州19个联动创新区复制推广,激活大苏州“一池春水”,引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未来,苏州自贸片区还将围绕“企业需求清单”“集成创新清单”“复制推广清单”三项清单,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创新任务,为全省乃至全国自贸区建设打造“新苏州样本”。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

服务创新

“放管服”改革营造亲商环境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仅三年的年轻企业,但它凭借全球首创的全自主视觉避障技术,已经实现了自主驾驶、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在农业植保无人机上的应用。“我们计划投资一家巴西的农业企业,并且以此为抓手,进一步在国外推广我们的农业植保无人机。”企业负责人来到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办理备案事宜,令她惊喜的是原本需要跑两个部门完成的业务园区已经实现了“一窗办理”。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境外投资备案“单一窗口”模式是苏州自贸片区围绕境外投资管理模式开展的一次创新探索,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理境外投资的企业备案和项目备案,为企业节省一半以上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让表格在网上“动起来”,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苏州自贸片区推出的“一网通办”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平台,集合各级部门近2000项业务,通过线上“融易办”和线下“融驿站”快速协同,为企业提供“定制服务”,为个人提供“终身服务”,为城市的现代化治理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今年6月,苏州自贸片区再推改革举措,从市场主体的需求出发,聚焦办成“一件事”目标,通过重塑流程、优化环节,将市场主体准营涉及的多项行政许可事项整合成一张行业综合准营证,市场主体只要跑一次腿、交一套材料、找一个窗口,就能拿到“准营证”,服务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一张网、一件事、一扇窗,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腿;减手续、降成本、优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搭平台、创模式、设场景,提升资源供给能力……通过“规定”+“自选”动作,苏州自贸片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目前,苏州自贸片区正在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0,围绕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和优化政府服务两大维度,对区内已领先的指标按照“挑战极限”“再加一点”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一批改革举措为全国首创或领先。

科技创新

打造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一周前,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大楼在苏州工业园区纳米城正式动工。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高科技企业,也是园区首批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内少数在多项MEMS传感器领域均具有芯片自主设计能力并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公司,已于今年8月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13年来,园区的营商环境和亲商服务,以及良好的宜居环境和区位优势,都为敏芯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董事长李刚说。

目前,在微纳制造领域,苏州工业园区已集聚各类企业和机构超过260家,其中5家企业进入2019中国半导体MEMS十强企业榜单,形成了覆盖器件设计、代工平台、封装测试、集成应用、材料与设备等完整的产业链。在中国电子信息研究院近期颁布的“2020传感器十大园区排名”中,园区位列第一,评估指标高达99.2%,已成为“中国MEMS产业第一园”。

打造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示范区,是国家赋予江苏自贸区的战略定位,也是苏州自贸片区建设的重要目标。

在产业升级方面,苏州自贸片区高质量打造“2+3+1”产业体系,即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超千亿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

片区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筹备和建设,苏州超级计算中心、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运行,新增海外创新中心7家。

企业自主创新高端发力,省级以上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达到31家,瞪羚企业达到39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400家(年内将达到2000家),我国新冠疫苗研制的5条技术路线,苏州自贸片区企业参与了2条。

高端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出台“人才新政30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人才政策等系列政策,设立全省首家国际人才服务中心、首个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基地,新增高层次人才1.5万名,集聚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计划159名,其中创业类占全国7.5%。

优质的项目在片区内扎根。恒力全球运营总部、松下空调中国销售总部、参天全球眼科制药基地、丹纳赫诊断研发制造基地、罗氏组织诊断及系统试剂项目、恒瑞集团生物医药研究院及总部、微软研究院二期、毕马威、菲律宾首都银行等一大批高端项目成功落户。矽品、群策、力成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增资扩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72%。

这一年多来,片区直接带动区域新增市场主体近3.2万家,注册内资1031.4亿元;新设外资企业411家,实际利用外资19.36亿美元,同比增长58.6%;新增高质量科技项目1104个,其中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81%;新增上市企业17家、金融类机构72家、备案境外投资机构91家;平均每个工作日设立外资企业1.5家、引进科技项目4.1个、新增市场主体116个……市场主体的活跃度得到充分激发,开放型经济、创新型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日益鲜明。

苏州地标夜景。

持续创新

为率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闯关探路

站在“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高度,苏州自贸片区正着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内需市场优势集聚全球先进生产要素,要打造成为一座联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桥梁,为率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闯关探路。

在采访中,苏州市委常委、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表示,苏州和深圳一样,开放和创新基因都融在了血液之中。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的一分子,更要向深圳学习,发挥自贸试验区的优势,站在时代潮头,将创新的传统、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下一步,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苏州工业园区‘要在开放创新、综合改革方面发挥试验示范作用’的重要指示,继续深化中新合作,发挥自贸区与国家级开发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叠加联动优势,始终把‘勇争第一、敢创唯一’写在发展旗帜上,强化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最优形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拿出更多系统性、整体性、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创新成果,做好自贸区建设的‘必答题’‘附加题’‘思考题’,不断上演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速度与激情’,努力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B村小二”助力创新创业

“我们当时创业时也考察过很多地方,有的地方给的钱多,有的地方给的政策优惠,但我们还是选择了苏州,因为这里有很好的营商环境,有政府高效专业的服务。”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运营总裁、联合创始人田园说。

为什么中国的医疗智能制造不能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本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2010年,田园和伙伴们,选择苏州独墅湖畔开始了创业。回忆起创业初期政府贴心的服务,田园充满感激:“当时我们研发出首个产品,需要到医院做临床,但是新公司谁都不认识,怎么办?政府听说了我们的困难,马上举办对接会,把苏州几家三甲医院的负责人请到现场,共同商讨相关事宜,难题就此解决。”

如今,飞依诺已成长为国内彩超行业的领军企业,相关探头技术稳居全球第一,产品远销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英文名叫“BioBAY”,是苏州自贸区孵化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科技载体。园内的企业喜欢称这里为独墅湖畔的“B村”。园区成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专业顾问”的形式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包括项目对接、技术引进等一系列服务。这支服务团队则称自己为“小二”,园区的人才和企业“客官”需要什么,“小二”马上就去办。

在“B村”展示厅里有一面墙陈列着这里孵化、培育的独角兽企业铭牌,其中一家就是信达生物。从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前沿高精尖的“创新种子”,并通过创新要素的集聚与完善营造一个最适合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B村”组建了一支由6个“小二”组成的服务团队,对信达生物进行“贴身服务”,帮助企业发展。

目前,这家企业已成长为中国生物制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今年的8月,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和美国礼来制药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将扩大关于PD-1单克隆抗体免疫肿瘤药物达伯舒的全球战略合作。信达生物将授予礼来制药达伯舒在中国以外地区的独家许可。此次累计超10亿美元的国际合作,是中国生物医药历史上最大的海外授权合作之一,也是第一次中国自主研发的、已经上市的大分子药物将海外市场成功转让给世界500强药企。这标志着中国研制的免疫类新药将造福全球百姓,也改写了我国同类药物“只进不出”的历史。

在“B村”,公共技术平台被亲切地称为科研企业的“邻里中心”,这里已建成11个公共技术平台,包括医学检验实验室公共平台、生物材料国际物流平台、生物药制剂及包材平台等,涵盖孵化、加速、成长等企业生命全周期。依托这些“邻里中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集聚,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完善。

引入孵化器,建设众创空间,成立产业基金,搭建覆盖早期研发、技术合作、投融资对接等完善的高端会议生态链……资本+技术+政府+产业园区,“B村小二”为创业团队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综合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造生物医药创新创业的沃土。

现在“B村”聚集着430余家生物医药高科技创新企业、近1500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已形成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三大重点产业集群。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基石药业、亚盛医药、康宁杰瑞、开拓药业、博瑞医药等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已经脱颖而出。

在新药研发领域,园区企业累计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196张,包括130张一类新药临床批件;在医疗器械领域,园内9家医疗器械企业的11个产品已经进入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审批“绿色通道”;在最高标准的三类医疗器械领域,园内已获102张产品注册证,23张产品生产许可证。

去年年底,国家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正式发布《2019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园区各项主要指标均名列前茅,其中在含金量最高的产业竞争力排名中,摘得全国第一。

数“智”物流为企业发展“提速”

苏州没有口岸功能,空港、海港在上海,但是苏州自贸片区通过不断的创新,建立了大交通、大通关水陆空立体化物流体系,并以智慧手段,助力贸易便利化,为企业的发展“提速”。

“无”中生“有”,建起“虚拟空港”和“虚拟海港”,并在去年,苏州自贸片区联合东航推出了“空运直通港”快速通关,将上海浦东机场货站服务前移至没有一类口岸的苏州自贸片区。航班落地后,货物直接在上海机场地面代理仓库一次性完成全部理货和舱单传送操作,海关放行后即可通过卡车航班转至苏州虚拟空港进行分拨,送抵企业。“这种模式可以提升6小时以上的物流时效,节省15%-25%的物流成本,有效地为企业提效降费。”航港物流公司总经理吴雪瑾介绍说。

中欧班列、中欧卡航、河海联运、增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实现“水水中转”的园区港……苏州自贸片区加速建设多元化物流通道体系,并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实现数“智”物流。

据悉,苏州自贸片区“打造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包括3个核心模块:以枢纽设施链模块整合苏州及各地仓库物流地理电子信息,提高综合交通运输决策支持能力;以物流产业链模块对接、梳理外部物流节点数据,推进智能化物流生态;以物流价值链模块实现枢纽内多种运输方式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智能化物流枢纽建设。近日,该案例入选了第二批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周斌 余海蓉 窦延文/文 杨少昆/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