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LNG产业链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在深圳成立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易东 通讯员 余文昊/文 胡蕾/图
08-20 19: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8月20日,深圳大鹏LNG走廊工作室联盟在深圳正式成立。作为国内首个LNG(液化天燃气)产业链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其成立不仅标志着我国LNG船舶安全管理领域从“分散经验积累”向“协同创新攻坚”的关键转型,更为推动LNG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提速,国际海事组织(IMO)已通过“净零框架规则”草案,明确2050年前后实现航运“净零”排放目标。LNG作为过渡期成熟且经济的清洁能源,战略价值持续攀升。作为我国LNG海运体系的核心枢纽,深圳大鹏LNG走廊凭借“一港四站”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国际领先,2022年率先成为国内超亿吨LNG港口,累计接卸量已突破1.4亿吨,每年可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1300万吨清洁能源,直接保障千万家庭用气与重点产业能源供应。

为整合优质资源破解LNG船舶安全管理的技术瓶颈与难题。深圳海事局牵头共9家单位联合组建联盟,成员涵盖海事管理机构、LNG航运企业、码头运营方、科研院所及引航、拖轮等配套服务单位,覆盖LNG船舶“航行、靠泊、作业、监管、应急”全链条管理环节,贯穿“政产学研用”全产业链创新主体。

该联盟将聚焦LNG船舶安全管理核心需求,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整合各成员单位劳模团队的技术经验与实践案例,针对LNG船舶冷舱作业、反装加注、恶劣天气应急处置等关键场景建立标准化作业体系;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针对船舶设备老化监测、智能通航调度、无人机巡航监控等难点问题,推动创新技术在实际管理中的落地应用;搭建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劳模带教、实船实训、技术交流等形式,培育一批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的LNG船舶管理专业人才,进一步夯实LNG产业发展人才基础。

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联盟成立是落实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航运战略、推动交通行业“人才赋能、创新驱动”的具体实践。作为核心实践区域,深圳将依托大鹏LNG走廊安全管理经验,为联盟提供场景与资源支撑。未来,联盟将发挥劳模团队引领作用,促进成员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技术共研、标准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用”格局,为保障国家重点能源供应链安全、推动LNG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易东 通讯员 余文昊/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