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闻记者 俞冰传 通讯员 储晓娟 杨鹏
8月18日,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发布“2025中国活力街道研究”成果。赛迪研究院全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此次研究基于民政部发布的“2025年2季度民政统计数据”,以全国除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外的8000余个街道作为研究评价对象,以科学性、透明性、公开性、客观性、综合性为基本原则,以大数据为此次研究和综合评估的主要数据来源,形成“2025活力街道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榜单。在“2025活力街道全国500强”中,光明区有五个街道入围。其中,公明街道排名65位,马田街道排名160位,玉塘街道排名207位,新湖街道排名345位,光明街道排名395位。
2023年初,公明街道把握园区工业企业和产业空间数量占比达80%的特点,探索实施“园长制”,发动64名中坚力量担任园区“园长”,会同112名来自经济、应急、社区等部门的“三人小组”组成团队全部下沉园区服务企业。2024年公明街道进一步明确“5个100%”的路径和目标做实企业服务,与企业并肩走上“奋进之路”。
“四上企业”100%联系
为解决这一联系服务问题,公明街道将400余家“四上企业”分给64名园长包干服务,每位园长负责7-8家,每个月全覆盖走访一次,为企业配备随时可对接任何事的专属“联络员”。2024年,园长们与企业建立起了长期、熟络的“朋友”联系,结合企业“第一手”经营动态提供相应服务和政策指导,引导和帮助83家企业申报技改补贴,助推街道全年完成技术改造投资约1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量排名全区前列;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2.8%;规下工业营收预计增长21.8%;限下商业均实现正增长;协助237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企业申报“小升规”;成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企业诉求100%办理
为更高效办理企业诉求,公明街道发动园长在走访中了解的企业所想所盼,形成问题、建议等408条,分析发现降低租金、寻找订单、匹配空间、申请补贴、融资对接等高频诉求,并以此为出发点开展了专项服务,助力企业发展。2024年,“园长制”持续助力企业发展,一是园长做通业主工作,推动租金“随行就市”,帮助上百家企业降低租金成本超3000万元;二是举办公明“工业集市”订单对接会,帮助企业对接订单约1060万元;三是走访补贴政策目标企业226家;四是举办6场融资现场对接活动,解决企业融资需求超1000万元;五是为企业送去各项补贴等资金超9700万元。
惠企服务100%免费
围绕“覆盖广、内容实、反馈快”三个特点,公明街道探索“线上+线下”平台融合的路径,力争将免费惠企服务覆盖至辖区每一家商事主体。将“公明企业‘家’”企业微信号打造为与商事主体直接沟通互动的平台,与“公明e企行”联动传达补贴、人才房等政策以及企业招聘、惠企活动等资讯,吸引辖区超1万家商事主体关注,并根据商事主体实际所需,梳理形成代理记账、财会、税务、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等免费服务清单,平台累计提供服务300余次,为企业减少经营成本260万元。此外,在街道企业服务中心设立线下服务获取点,在免费服务清单的基础上,提供小散工程容缺备案特色服务,举办知识产权宣讲等线下活动7场,覆盖企业120余家。
园区党建100%覆盖
如何有效提升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公明街道发动园长在园区持续深入实践“找党员、建组织、搭平台、优服务”,以实现党组织全覆盖,进一步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服务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园长在走访中,摸排流动党员119名,指导成立两新党支部36个;开展党建工作培训,发放党员工作指引1000余册;依托新材料科技产业链党总支,吸纳产业链上下游各类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成员单位100余家,并以新材料科技产业链党总支为纽带,组织“新材料科技成果首秀场”等活动20余场,促成永德利等4家企业链内消化订单200万元;开展红棉议科学·星火燃公明、“星耀鹏城·专精特新”超级发布会暨“科学里·新融合”新材料产学研专场交流等系列活动50场,有力激发机关、企业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园区质量100%提升
以园区地均产值提升作为工作落脚点,公明街道坚持招商引资和安企留企两手抓,出台《全员招商工作方案》《推动重点企业扎根公明工作方案》,让好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全面提升园区企业质量。2024年,通过梳理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资源,发动园区运营商、企业、老乡乃至个人朋友圈力量贡献招商线索,新引进规上企业22家。同时,着力解决高产出优质企业扎根公明顾虑,街道累计解决企业外迁诉求64个,帮助53家优质企业纳入保障性住房库,指导申请保租房超过200套,成功留住佳汇印刷等优质企业25家,稳蓄产值约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