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服务”激发社区治理活力:深圳观峰阁从“老破旧”蝶变“幸福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08-16 18: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以前门岗亭破破烂烂、环境卫生恶劣,其拆除后安全隐患没了,家里被遮挡的采光也显著改善。”2025年7月,南山区南山街道观峰阁小区C栋2楼的业主曾女士将绣有“尽心尽责,服务小区”的锦旗,送到深圳荣晟智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物业服务中心。

一个曾因消防瘫痪、监控缺失的老旧社区,幸福蝶变为深圳焕新改造的样本,这背后是以“党建+物业”为引领、以“好服务”为支点,撬动的基层治理革新。

改造后的观峰阁小区。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画出社区“同心圆”

走进观峰阁,楼道门口的感应灯随脚步应声亮起,新换的智能门禁系统自动识别业主车牌……这些改变始于2025年夏。面对这个1999年建成、消防系统全面瘫痪、公共安防摄像头覆盖率为零的南油老旧小区,新入驻的荣晟物业首先做了一项“软提升”——联合南山街道荔湾社区党委、小区业委会建立三方联动工作平台。

“每周雷打不动召开‘红色议事会’,啃下小区‘硬骨头’。”项目经理李义翻开厚厚的会议记录本说。观峰阁小区专项维修基金有限、资金筹措难。荣晟物业积极寻求各方支持,逐步完成消防系统改造和公共监控安装,解决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

观峰阁业委会主任王光说:“荣晟物业进驻后,推动‘好服务’赋能‘好房子’,让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消防改造、监控系统安装等一系列问题,在业委会、物业、社区三方合力下‘动起来’,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党建+物业”让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在观峰阁物业中心,“红色驿站”备有急救药品、便民工具箱;“爱心书屋”由居民分享闲置书籍共建,“红色物业”成为连接党群、温暖社区的重要纽带。

居民在观峰阁 “爱心书屋”阅读。

智慧赋能:老小区装上科技“新引擎”

“找物业办事,需求‘一键直达’。”居民张大爷展示“荣晟观峰阁”微信小程序说。“以前晚上回家,老旧楼道里黑灯瞎火。现在感应灯闻声而亮,安全感拉满!”年轻业主陈先生说。

智慧赋能的“硬改造”,是破解基层治理痛点的有力抓手。2025年5月,全新的观峰阁智慧社区平台启用,15个高清摄像头无死角覆盖小区,智能水表电表实时监测异常用量……荣晟物业自主开发的小程序,集成了智慧服务、信息公开、意见征询、缴费信息、荣晟活平台五大类功能,通过微信扫一扫识别,即可查看实时更新的物业费收支明细、公共收益使用、维修资金流向等数据,使其进驻之初“五晒”的承诺掷地有声。

荣晟物业清理小区受台风影响倒伏的树木。

服务融合:“四保”“四心”传递民生温度

荣晟物业董事长王德全告诉记者,“曾经设施陈旧、环境杂乱、管理缺位的社区,如今变得安全、整洁、宜居,这得益于‘改造+专业物业长效管理+社区共建+增值服务反哺’模式的创新探索。依托党建引领、阳光透明、共享共治,越来越多的‘老破旧’蝶变‘幸福里’。”

以观峰阁为例,老旧小区软硬件提升是“破茧”第一步,引入专业化运营、标准化服务的流程和智能化管理平台,是“好服务”的根基;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是共建共治的活力源;保安、保洁、绿化、维修等“四保”基础服务,升级为安心、暖心、贴心、舒心的“四心”标准,传递了民生保障“温度”。

荔湾社区党委书记袁海瑞深有感触,“在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下,多方协同发力,不断完善观峰阁各类配套设施,为老旧小区补齐短板、优化功能、提升环境,就是为解决业主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办了好事实事。”

王德全说,“好房子”是基础,而“好服务”则是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的关键一环。展望未来,物联网、大数据和AI技术接入智慧停车、能耗管理、安防预警、养老服务等智慧平台,“物业+”养老、托幼、健康、文化、商业等多元社区服务,联动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通过低效空间再利用、社区微更新合作、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基金支持等多渠道探索资金筹措和反哺的可持续模式……老旧小区的“蝶变”之路充满期待。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林捷兴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