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芳/文 刘安邦/图
当清晨的霞光铺满宝安湾,伶仃洋的潮水轻吻着红树林湿地,远处的深中通道如蛟龙探海,与岸边鳞次栉比的楼宇勾勒出动静交织的画卷。这片曾回荡着渔舟唱晚的海湾,如今正以全新姿态,站在深圳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起点上。
宝安中心海岸线高楼林立,湾区之光摩天轮映入眼帘。
海上眺望宝安海岸线,约52.98公里的蜿蜒曲线间,绿道循潮汐而生,将欢乐港湾、西湾公园、海上田园等节点串联成链。宝安海事局创新“智能预警+动态巡航+协同处置”监管模式,上半年累计开展现场巡航905次,时长2487小时,航程达11000海里,为辖区海上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海事执法人员开展现场巡航。
生态与人文的和谐,是这片海岸的生动注脚。西湾红树林公园的木栈道下,潮汐带里小蟹、贝类在生态护岸的缝隙中自在栖息;退潮后的滩涂化作“赶海乐园”,大人孩童俯身捕捉跳跳鱼、小螃蟹,远处深中通道与碧海蓝天相映成趣。这份人与自然的默契,为海洋经济发展筑牢了生态根基。
宝安的海岸线,繁忙的海陆空交相辉映。
2025年上半年,宝安区船舶进出港3.9万艘次,交通流量13.4万艘次,货物吞吐量达3853.6万吨。其中,宝安综合港区一期码头进出港1331艘次,同比增长78%;货物吞吐量133.2万吨,同比增长39%,尽显港口活力。依托“港—区—城”联动优势,宝安湾已构建起从港口物流到高端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更值得期待的是,海洋数字经济体系加速成型,现代高科技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为传统业态注入全新动能。
“海上彩虹号”游轮停靠在机场客运码头。
宝安区坐落于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及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海港空港在此交汇,陆海空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加速成型。辖区内码头密布、类型齐全,大铲湾集装箱码头、机场客运及货运码头、油码头、游艇码头、宝安综合港区一期码头等联动成网。水路交通四通八达,经珠江三角洲水网可连接港澳及三角洲各地,借西江辐射西南地区,经香港或珠江通海航道可通达国内外各港口。叠加前海“扩区”等重大机遇,这里正成为国内外海洋产业资源的集聚高地。
整装待发的企鹅岛。
潮起潮落间,这片海岸既守护着自然的馈赠,也孕育着未来的希望。当夕阳为海面镀上金红,企鹅岛与沿线科创园区的灯火次第亮起,与星光交相辉映。如今的宝安湾,既有生态海岸的诗意栖居,亦有产业勃兴的蓬勃生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海湾,海洋经济的新叙事正徐徐展开,一个连接世界、面向未来的蓝色增长极,正从这里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