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蕾
近日,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召开进一步加强全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会上,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了深圳市查处的6起机动车排放检验造假典型案例和外省市检验领域数据造假涉刑犯罪案件,以案释法,敲警钟强震慑。机动车检验协会、维修协会的负责人和检验软件设备供应商代表作了表态发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检察院分别总结部署了各自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据了解,此次会议既是警示通报会,也是“打假行动”的再次动员部署会,对违法违规检验机构的宣战会,既彰显了对违法乱象“零容忍”的坚决态度,也为后续整治工作明确了方向。此前,为贯彻落实国家、广东省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专项整治行动部署,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多方协同、科技赋能、机制创新三举措,铁腕整治机动车排放检验造假乱象。自去年5月持续常态化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全市累计查处检验机构75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59份,罚款超380万元,2家机构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办,其中1家已进入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严厉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充分运用省生态环境厅“天地车人”、尾气遥测、黑烟车抓拍、定期检测等系统,构建“线上分析研判+线下靶向执法”的精准执法模式。线上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比对机动车排放定期检测数据与遥感监测数据,倒查检验机构近年检验报告、检测过程数据及视频监控,对存在检测时车辆明显排放黑烟、检测人员举动异常等可疑情况的检验机构进行锁定,梳理形成问题线索清单;线下依据清单开展靶向执法,固定完整证据链条,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同时,组建由行业专家及执法业务骨干组成的专业“打假队”,以“传帮带”方式开展执法检查,聚焦采样造假、篡改结果、违规检测、替检等违法违规行为,以战代练,以练促学,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人员案件查办能力,为精准打假提供专业支撑。
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还于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的通知》,构建全流程、跨部门监管体系,推动机动车排放检验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转型,有效遏制机动车排放检验造假乱象。下一步,深圳将深化长效监管、部门联合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规范检验检测行为,遏制弄虚作假乱象,倒逼移动源减排,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