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光明科学城学校六(7)班 张景宸
指导老师:姜桐桐
张景宸
一个落满灰尘的木盒被一位青年缓缓地打开,里面有一张布满灰尘和折痕的老照片,看着照片,青年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十八年前。
那时的青年还是一个四岁的小朋友,每天只知道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到田里玩耍。广阔的田野上,绿草如茵,他在田地里快乐地穿梭,一会儿追逐五彩斑斓的蝴蝶,一会儿蹲在地上仔细观察忙碌的蚂蚁,一会儿又玩起了泥巴,笑声洒满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玩累了,他就蹦蹦跳跳地跑去村里的小便利店,大声喊道:“老板!我要买个一块钱的小布丁。”拿到小布丁后,他便跑去大树底下,大口大口地吃着冰棍。
如今的他已经22岁了,找到了工作,有时他会回想小时候,每天都会兴高采烈地跑去奶奶家玩,陪奶奶买菜,晚上和奶奶一起数星星,那时候的他最喜欢奶奶了。
可是如今,他没空去看奶奶。直到有一天,奶奶打电话给他,让他过去一趟。他怀着复杂的心情开车过去,只见奶奶下意识地伸出了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慈祥地笑着想要抚摸一下他那张已经成熟的脸庞。然而,他却因为内心的隔阂,本能地避开了那双充满爱意的手。
青年问奶奶有什么事找他,奶奶便问:“你在城里,一天能赚多少钱?”青年答:“200元吧。”奶奶便从钱包里拿出了两张满是折痕的百元大钞,说:“奶奶这里也有200元,奶奶买你一天,好不好?”他答应了,陪了奶奶一天。
过了几年,奶奶离世了。青年整理遗物时,他在木盒里发现了那张被奶奶视为珍宝的照片——上面是他小时候的模样,笑容灿烂而纯真。看着这张照片,青年的泪水夺眶而出。这些年来,奶奶一直是用这张照片来寄托对孙子的思念,照片上的折痕是奶奶无数次抚摸留下的痕迹。
青年将照片放到自己的脸上,照片上的折痕与奶奶手上的茧吻合,此刻,仿佛是奶奶在抚摸青年的脸颊。
编辑点评 这是一篇结构、文字、情感表达都很完整的佳作,以“老照片”为线索串联回忆与现实,时空交错自然,让情感递进层层展开。结尾“照片上的折痕与奶奶的老茧吻合”巧妙而诗意,把思念和感动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