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史中,战争史是重要组成部分,一次次影响深远的战役与一代代武备文化,集中反映了不同历史时代人类的精神、智慧、技术和财富。本次推荐的几本书,能够带领我们深入了解中外古代战争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甲胄史》
龚剑 著
中华书局
2025年1月版
本书作者龚剑为中国武备著名学者,他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事件,通过对古籍史料的研读,并结合相关的绘画、雕塑,以及历代出土的甲胄实物和诸多收藏家的藏品进行反复考证,归纳出了跨越三千余年的中国古代甲胄的发展脉络,通过本书对代表性的甲胄装备做出了细致的描述与讲解。
●《刀光剑影:中国古代的兵器》
杨泓 著
汉唐阳光·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5年1月版
作为考古学者的杨泓,在本书中对中国古代兵器做了最详尽、最严谨的梳理。本书从石器时代的兵器,到青铜时代的兵器,再到铁器时代的兵器,讲述了格斗兵器(戟、剑、刀、斧)、远射兵器(弓弩)和防护装具(甲胄)的产生、发展直至衰亡的历史,也涉及古代战车、骑兵乃至火药兵器(火铳、火炮)的兴衰,对与兵事有关的武库、兰、军乐等也有述及,全书旁征博引,对中国古代兵器做了最详尽、最严谨的梳理。
●《罗马与剑:战士和武器如何塑造罗马历史》
[英]西蒙·詹姆斯 著
洪泓 译
汉唐阳光·郑州大学出版社
2024年12月版
本书则对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5世纪的罗马史,即从罗马崛起为世界强国到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余波,做出了客观、公正的重述。作者西蒙·詹姆斯将目光聚焦于罗马士兵及其武器——剑。剑既是锋利迅捷、冷酷无情的经典兵器,又是罗马帝国权力的喻体。本书以“剑”为线,在对罗马武器演变的考古学与罗马军事史、外交史、社会文化史等领域间不断穿梭。
●《大争之世:改变古代中国的十五次战争》
张明扬 著
天喜文化·天地出版社
2025年4月版
本书作者张明扬精选从先秦到清代的十五次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战争,如楚汉之战、淝水之战、汉匈之战、宋金之战、宁远之战等,结合古代文献记载与军事理论,详细解读决定战争胜负的多重因素与细节——兵种、装备、兵器、战术、后勤、地形、阵法等,还原古代战场实况,廓清后世演绎的兵家传奇。
●《先秦战争与政治地理格局》
宋杰 著
中华书局
2025年5月版
本书是著名古代军事地理学者宋杰的新作,共分为《三代篇》《春秋篇》和《战国篇》。作者对先秦各历史阶段经济区域、人口、民族和政治力量的分布,以及各区域的地形、水文、风俗文化状况与相互来往的交通路线进行考察,并着重探讨这些因素对作战方略形成、演变所起的制约作用,即地域差异与空间变化和军事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隘拱卫的中国》
安介生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5年5月版
关隘,即险要的关口。中国历史上关隘数量众多,自秦汉之时就有“雄关百二”的说法。它不仅是军事防御建筑,也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紧密结合的景观形态,带有浓厚而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本书具体解读函谷关、雁门关、玉门关、剑门关、居庸关、嘉峪关、山海关、梅关、娘子关九座关隘,讲述它们的由来与变迁,带领读者走入漫长历史长河的硝烟。
●《罗马统治下的希腊 前146-716》
[英]乔治·芬利 著
吕厚量 译
也人·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5年7月版
公元前146年,罗马征服希腊;公元716年,东部帝国的罗马主导影响却近乎消失。围绕这段覆盖欧洲古典晚期、中世纪,长近900年的历史,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乔治·芬利在本书中上溯马其顿帝国,下沿拜占庭帝国,系统、透辟地分析了罗马统治下希腊地区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全方位展现了罗马以军事、政治征服希腊也反受希腊文明、制度影响的复杂互动,深具意义。本次出版是该书中文版首度问世。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