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管开展垃圾分类“志愿引导日”行动,持续至年底

文灿
08-01 10:5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文灿

随着全运会进入倒计时100天,为发挥志愿者在宣传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作用,全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以崭新面貌迎接这场体育盛会。记者获悉,垃圾分类“志愿引导日”行动已于7月至年底在全市开展。

该行动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承办,深圳市委社会工作部、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大力支持。

7月31日,该行动在福田区梅林一村首次开展。在行动现场,记者看到来自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福田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大队的70余名志愿者化身“分类引导员”,身着红马甲,分组驻守在35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他们有的手持宣传资料,向过往居民细致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具体分类方法;有的高举手举牌,用简洁明了的标语提醒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厨余垃圾要扎紧袋口,避免渗漏及产生异味。”在梅林一村十三区95栋投放点,志愿者梁女士耐心地指导着居民。29栋投放点的志愿者王女士则向居民科普:“可回收物回收有利于促进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分出可回收物也是垃圾分类的关键环节。”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居民们纷纷将手中的垃圾仔细分类后投入对应的垃圾桶,现场秩序井然,氛围热烈而和谐。

志愿者还向居民演示了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的操作流程,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体验。大家踊跃尝试扫码开箱,将废旧塑料瓶、旧报纸、旧衣物等可回收物品投入箱内,系统通过自动称重,现场即返还现金。居民们纷纷为这一便民举措点赞,认为智能回收箱打通了可回收物资源回收的便捷通道。

此次垃圾分类“志愿引导日”首场行动,以暖心服务为桥梁,让“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垃圾不落地,深圳更美丽”等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接下来,深圳将以此次行动为起点,定期组织发动更多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志愿引导服务,全力做好“十五运”期间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以志愿力量助力打造“绿美深圳”与“无废全运”。

据了解,垃圾分类“志愿引导日”行动将以市、区、街道“1+10+N”的形式有序推进。行动将覆盖3000多个住宅小区、6000多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6800多名志愿者参加。

活动联动深圳垃圾分类公益服务联盟、深圳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等多方力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垃圾分类宣传矩阵。市、区城管部门将每月组织一次集中活动,在晚间垃圾投放高峰期,发动志愿者深入全市各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在集中投放点开展志愿引导服务,重点向市民宣传“生活垃圾要分类”“厨余垃圾可扎袋”“可回收物更重要”及“垃圾不落地”等核心要点,同时,督促物业做好投放点的垃圾清运和环卫保洁工作,助力提升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水平,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图片由采访单位提供)

(作者:文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