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中学跳绳队首次代表中国出征世界跳绳锦标赛斩获两枚金牌

07-31 08:40
摘要

龙华新闻记者 张瑜 

当2025年世界跳绳锦标赛的颁奖音乐响起,深圳市龙华区新华中学教育集团的4名学子与教练谢江林紧紧相拥,胡家诚、周庆宇、易路阳、李承屿胸前的金牌在聚光灯下格外耀眼。这支首次代表中国出征的校队,不仅在四人同步花样男子组和两人车轮跳男子组中斩获双金,更以一个第四名、一个第五名的成绩,为龙华跳绳运动在世界舞台上划下历史性的一笔。


新华中学4名小将站上世界跳绳锦标赛最高领奖台。(受访单位供图)

赛场绽放

夺冠时刻战旗格外醒目


7月的日本川崎,全球顶尖跳绳选手齐聚一堂。当新华中学的4名小将站上四人同步花样男子组赛场时,场边观众屏息凝神。随着音乐响起,四根跳绳如银蛇般在他们手中翻飞,腾跃、交叉、旋转,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如钟表齿轮,零失误的高难度配合让裁判席接连发出感叹声。两人车轮跳赛场同样上演着精彩对决,新华中学学子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跳绳则在他们脚下化作光圈。终场哨响,当“中国”字样出现在冠军位置的电子屏上,谢江林激动地将跳绳抛向空中:“那一刻,脑子里只剩国歌的旋律。”


这支新华中学教育集团跳绳队,在出征前就承载着期待。7月17日的校园出征仪式上,他们曾举起右拳庄严宣誓:“一绳系初心,一跃担使命!捍卫国家荣耀,突破极限,全力以赴!”如今,誓言化作奖牌上的温度,队员们把国旗披在身上合影时,背景里“新华中学教育集团跳绳队”的队旗正迎风招展——那是谢江林教练从集团书记李吉手中接过的战旗,此刻在异国赛场格外醒目。


跳绳队的孩子进行花样跳绳训练。龙华新闻记者 蔡维泽 摄

日常磨砺

茧子与汗水织就成长路


“金牌的重量,早在每天清晨的训练场上称过。”谢江林教练翻动着训练日志,扉页上密密麻麻记着队员们的成长轨迹。


这位2020年从西南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是国家高级跳绳教练员、国家级裁判员,五年间带着孩子们从校园操场跳到了世界赛场。每天6个小时,校园里都回荡着跳绳抽打地面的“啪啪”声;3分钟单摇跳训练,队员们要重复上百组,手掌磨出的茧子褪了又结;四人同步花样的每个动作,都要分解成数十个细节反复打磨。队员们的成长,浸透着教练团队的心血——为纠正一个手腕发力动作,谢江林会用手机录下慢动作反复讲解;为提升耐力,他带着孩子们练习负重跳跃……


这份坚持根植于学校十几年的跳绳育人土壤。自2006年,该校便以“人人有绳、个个能跳”为目标,构建了从课程到竞赛的完整体系:小学至初中开设基础课确保全员参与,“阳光跳绳角”“绳舞青春”主题活动让跳绳成为校园文化;花样、速度、集体跳等社团分层培养,为专业队输送了大量人才。


这种普及与提高并重的体系,让跳绳从简单的运动变成了育人载体——2016年首夺全国联赛冠军,2024年包揽全国锦标赛9项第一,胡家诚、周庆宇、易路阳、李承屿4人成功入选国家跳绳队,直至今日站上世界之巅。


学校与家长的支持是坚强后盾:专项经费购置国际标准训练器材,体育教研团队联合健康教师制定赛前体能方案,家长自发组建后勤组负责饮食与心理疏导。“从课程到赛场,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们搭好梯子。”新华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李吉道出了秘诀——当教育理念、专业指导与后勤保障形成合力,成长便水到渠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