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客流量达到305.5万人次,同比增长30.7%,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量超2万架次,同比增长26.1%,国际及地区客流量和客运航班量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创下开航以来新高;44.83万艘次船舶、1723.40万标准集装箱安全进出深圳港,同比分别增长48.62%、10.70%,深圳航运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一个个跃动的数字,隐藏着深圳城市活力的密码,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从空港到海港,这些数据的背后也离不开金融“加速器”的强大助力。
向蓝天要低碳,向蓝海要效益。作为服务深圳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之一,近年来,邮储银行深圳分行(下称“深圳邮储”)锚定深圳建设服务国际航空枢纽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持续以多元化金融产品升级融资服务,强化融智服务,精准滴灌航空、航运企业。截至今年6月,深圳邮储累计向海空领域投放信贷资金过亿元,重点支持东海航空绿色转型、装卸货运企业提升作业效率等近20个关键项目,服务航空、航运企业超10家,以实际行动加大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新锐企业的资源配置力度,助力深圳在辽阔天空擘画低碳蓝图,于蔚蓝深海激活航运潜能,彰显国有大行在服务地方重大战略、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
“追绿逐蓝” 助力企业绿色转型
今年4月,东海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海航空”)一架装载着B737-800飞机国产炭刹车副的B737飞机,在潮汕机场试飞成功。该国产炭刹车副由汕头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制开发。
据悉,炭刹车副因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使用于飞机刹车系统,因其制造工艺复杂、性能要求苛刻以及生产周期长等特点,致使国内市场基本被国外厂家垄断,每年需花费大量外汇进口。目前,能够生产B737-800系列机型炭刹车副并拥有适航证且可向市场销售的厂家,全世界仅有几家。
东海航空是经国家商务部、中国民航局批准成立的民营中外合资航空公司,主要经营民用航空客货运输。其主基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占地面积9.84万平方米,同时拥有20000平方米的停机坪、6000平方米的维修机库。办公园区内有行政楼、运控楼、训练中心、出勤楼、公寓楼等完备设施。2024年,得知东海航空面临波音737系列机型国产炭刹车副的持续性资金压力时,深圳邮储迅速行动,以“特事特办”的高效服务,于当年年底发放1.5亿元流动资金贷款。得益于该笔资金支持,东海航空积极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计划。3架飞机安装国产炭刹车副后,每架飞机每年预计节油量约35吨。此外,东海航空还通过购买发动机清洗设备,改进发动机清洗方法,合理安排发动机气路清洁工作等举措,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燃油消耗,预计每架飞机每年可节油约65吨。
精准滴灌 护航企业稳健发展
如果说航空业是深圳联通世界的“空中桥梁”,那么航运业便是这座海滨城市扎根深蓝的“经济动脉”。在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进程中,深圳邮储同样以精准金融服务,为航运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清晨六点,朝阳为深圳赤湾港口的海面镀上金边。深圳市某装卸货运服务企业的工人们已踏着露水登上甲板,集装箱在卡车与货轮间有序流转。随着业务版图不断拓展,该装卸货运企业投身盐田国际码头、东莞虎门港等多个港口作业服务,资金需求持续提高。2023年,深圳邮储了解到该企业资金需求后,为其量身定制了256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方案,同步推出“无还本续贷”业务,降低企业“还旧借新”的周转压力,还以3.55%的年化利率为企业卸下了利息重担。“这笔钱就像及时雨,我们立刻添置了三台智能装卸设备,东莞港的作业效率比预期提升了20%。”该企业相关负责人站在繁忙的东莞港作业现场笑意盈盈。
当前,深圳邮储加大航运业深耕力度,以积极响应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随着7月20日《深圳水域船舶安全航行规定》正式实施,深圳这座拥有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四大港口的城市,正以更规范的通航管理、更优质的资源配置、更开放的产业生态,加速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迈进。呼应这一进程,深圳邮储加快金融助力建设具有深圳特色与优势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步伐,将海洋装备制造企业纳入“20+8”产业集群支持范围。如:与优合集团等企业合作推出“冷链+”金融服务模式,为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领域提供蓝色能源专项贷款等。
从支持航空业绿色转型到护航航运企业稳健扩张,深圳邮储始终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海空产业沃土。当前,深圳邮储立足企业多元需求,依托创新产品矩阵与专业服务团队,加快构建起覆盖融资、结算、风控、咨询等一站式服务体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优化流程、管控风险,托举深圳企业向海问天,为深圳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编辑 温静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