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龙岗文体局对口帮扶带来大变化
​读特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杜安智 杨丽 文/图
2020-09-29 09:23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龙城街道办事处作为海丰县梅陇镇石南村的对口帮扶单位,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60多万元,从投资兴业、修路搭桥、改善村貌、引进饮用水等方面予以支持,逐步有序引导村民脱贫致富。目前,全村贫困人口年均人收入已达到省定脱贫标准,已完成贫困村“摘帽”及贫困人口“出列”的两个100%目标。

石南村党群服务中心。

完善基础设施  筑牢脱贫根基

走进海丰县梅陇镇石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修葺一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村道是一条条笔直的水泥路,延伸到每家每户门口,这里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到村民家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原来,有一支“住”进群众心里的扶贫工作队,不仅美化了村庄,还带领大家发展产业,送来精彩文化活动,村民富了,生活多姿多彩了,自然打心底开心起来。

石南村位于海丰县梅陇镇南部,广汕公路东侧,土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没有支柱产业,长期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是典型的基础薄弱村。一直以来,扶贫脱贫是该村的一块“心病”。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龙岗区入驻的工作队精准施策、倾心帮扶,修葺村部、完善基础设施、谋划产业带动,找到了一条合适该村发展的路径。四年多来,该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村部建得好,民心聚得齐。为了建好石南村村委大楼,驻村扶贫工作队认真思考、规划。2018年底,龙岗区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历时8个月建起了一座建筑面积达335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大楼。该中心宽敞明亮,制度规范,设有公共服务站、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功能区域,为石南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阵地保障。“有了‘落脚地儿’,有了‘办事处’,村干部的干劲也上来了,积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石南村党支部书记叶宜铁说。

为石南村安装一批文体设施。

硬件有了,软件如何办?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工作队协调CBA联赛球队“深圳领航者篮球队”、区体育中心、区文体设施建设管理中心分别捐赠篮球架、健身路径、音响等文体设施等让村民更好地参与到文化体育活动中来;同时发动龙岗爱心企业“明艺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石南村捐赠40台液晶彩电,送给无电视的贫困户及各自然村文化室,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如今的石南村,群众性文体活动多姿多彩,村民们不仅自发组建了篮球队,打起了比赛,还积极组织队伍参加文艺演出,载歌载舞展现新农村新气象。

杂草丛生的泥泞道路,是此前石南村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工作队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多方协调资金,为石南村下辖的浅沙、雷丰寮两个自然村修通了水泥路,替东沃村建起了崭新的晒谷场和公厕,帮助坡仔头村实现家家通自来水……一批帮扶项目的落地,解决了困扰石南村人多年的民生大难题,村民们逢人就夸:“路通了、水通了,也连通了我们和工作队的心啊!”

石南村建起了崭新的晒谷场。

大力发展产业  广开增收渠道

脱贫,村民增收是核心。

石南村一无主导产业、二无村集体经济收入,贫困户因病、因残造成家庭负担重。若只是不断“输血”,不求“造血”无法改变贫困的状况。只有在增产增收上下功夫,才能达到真正的脱贫。

工作队征求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等意见,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确定了优化资源利用、产业扶贫的工作思路。

如今的石南村。

工作队积极联合村农业合作社,悉心打造“石南蜜薯”品牌,开展线上直播带货,创建“石南农产品”微店,在龙岗人的朋友圈里引发广泛关注,相关帮扶单位、社会爱心企业纷纷购买、推销。深圳市中海凯骊酒店还专门开发了石南蜜薯羹、蜜薯焖排骨、芝士焗蜜薯、咸味蜜薯饭等菜品,并与合作社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龙岗社保局、深圳交响乐团、正中集团、昆仑鸿星冰球队等数十家单位也纷纷加入采购队伍。今年疫情期间,“石南蜜薯”短短时间内累计销售3万余斤。

“石南村过去一直缺乏支柱产业,因此我们在对口帮扶过程中,格外注重产业造血。”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驻石南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杜安智表示,“石南蜜薯”品牌的打响,正是龙岗区在对口帮扶工作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生动写照。

据了解,2016年以来,龙岗区在石南村先后投入产业帮扶资金380多万元,其中包括200万元入股海龙投资大厦,该项投资每年将有5万至10万元分红,解决村集体无收入问题,同时还在该村引进、推广袁隆平超级水稻种植,并入股了中荣农业、协鑫光伏、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项目,为村民们 广开增收渠道,变“输血”为“造血”,切实做到帮助贫困村脱贫解困。

编辑 刘春雨

(作者:​读特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杜安智 杨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