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广东省2025年高考本科投档线的公布,深圳高校热度持续上升。在全省普通类(物理)投档线榜单前二十名中,深圳高校占了7所,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位居前三;普通类(历史)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大学排名投档线榜单前十。深圳理工大学物理类投档线超越传统强校,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历史类首年招生即超过特控线。
近年来,深圳高校对优秀学子的吸引力持续攀升,今年继续火爆“出圈”,深圳高校为何备受学子青睐?在小政看来,深圳高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专业设置与科技和产业前沿同频共振,优秀学子无论是毕业后就业还是本博贯通走科研道路,走哪条路,深圳高校都在不断积聚优势。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圳这座创新之城,其资源、机会和发展前景,也是高校竞争力的加分项,在过去十年里,深圳成为高校大学生毕业留存率最高的城市之一。高校的发展也将反哺城市,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选择深圳高校,吸引、培养、用好这些人才,不仅为学科发展注入动力,更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投档线持续攀升
“年轻的高校”首次省外招生迎开门红
7月26日,深圳理工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全部完成。今年是该校第二年招收本科生,物理类投档最低分达629分,最低排位为10163。今年还是深圳理工大学这所“年轻的高校”首次面向省外招生,全国8个省、自治区招生共录取物理类考生360人,其中在广东扩招71.7%,最低分超本科线193分。
报考火热的可不止一所深圳高校。
今年深圳技术大学普通物理类投档线及排位大幅上涨,投档最高分626分,最低分580分,排名较去年上涨约9000位,创历史新高。历史类稳步上升,投档线为567分,投档排位也较去年上涨1300多位。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招生计划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投档线继续攀升,物理类投档最高分617分,最低分566分。历史类首年招生即超过特控线,投档最低分558分,超特控线1分,超本科线94分。
首次面向广东省内招收本科生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物理类投档最高分600分,超特控线66分,超本科线164分;投档最低分566分,超特控线32分,超本科线130分。
新增专业紧贴产业
创新培养模式学生成长路径更多元
深圳高校为什么这么火?吸引这么多考生报考,深圳高校招多少人?
近年来,深圳高校快速发展,深圳理工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等一批院校获批设立,目前全市高校数量达17所,每年招生规模都在增加。
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以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专业增设火热推进。今年,深圳大学新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下设人工智能(IEEE荣誉班)、人工智能两个本科招生专业;南科大新增人工智能和口腔医学两个本科专业;深圳技术大学新增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和人工智能专业;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新增计算机应用工程、信息安全与管理、无人机系统应用技术等9个本科专业。
这些高校新增的招生专业,紧贴产业落子,与深圳产业亟需和结构升级方向紧密契合。在招生人数上,高校也迈开了步子。今年,深圳大学重点扩大深圳“20+8”产业集群相关学院专业招生规模,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等11个学院累计扩招280人;南科大招生计划比去年增加约50人;深职大计划招生总规模较去年增加560余人。
学生招进来,怎么培养?近年来,深圳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定制、学科交叉的程度和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比例与深度上不断推进。南科大、深圳理工大学和港中大(深圳)大一不分专业,学生可在深入了解学院及专业优势后,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在大一结束时自主“择业”。深圳理工大学新生周一到周四上课,周五到不同专业方向的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的轮转,充分挖掘自己的专业兴趣。
深圳高校还开设了“院士班”。今年,深圳大学新增一个高考直招的“院士班”——建筑学(数智设计创新班),同时,土木工程(数学力学创新班)和土木工程(国际工程创新班)两大“院士班”首年独立招生。南科大“人才培养卓越计划”本科招生继续推出战略科学家培养计划(从游班),综合类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基础科学攀峰班、交叉科学创新班),专业类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图灵班、数学系菲尔兹班)五个特色班,并新增了三个卓越班。
在小政看来,深圳高校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构建拔尖人才培养新生态,让优秀学子可以获得更多元的成长路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毕业生被“抢着要”
城市资源和前景是高校竞争力的加分项
选择一所大学,除了要考虑学科专业外,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还有毕业后的出路。
梳理今年投档线不难看出,像人工智能等,越是热门的专业,分数越是水涨船高。专业录取分数线看涨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需求。深圳高校紧贴市场、回应需求,坚持办学与科技和产业同频共振,不断探索“高校+龙头企业+高水平科研机构”相互融合的学科共建共享新机制。
目前,深圳全市高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7项,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项目483项。去年,两所市属高校获批19个博士点,分别位列全国第一、第二。在过去十年里,深圳是高校大学生毕业留存率最高的城市之一,这座城市的资源、机会和发展前景,成为高校竞争力的加分项。
在最近出炉的“2025软科中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中,深圳共有5所高校上榜。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提供充足且对口的就业信息”调查结果中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一。学校与多个行业领军企业携手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学生在校期间便能掌握前沿技能,“抢着合作”成了常态,因此毕业生也被“抢着要”。
近日,在中兴通讯高校战略合作发展委员会年会上,作为华南地区向中兴通讯输送人才最多的高校,深圳大学凭借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突出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一举斩获“优秀人才输送奖”和“产教融合发展奖”两项殊荣。在南科大就业的毕业生群体中,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地区就业人数占比近七成,近四成就业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深圳技术大学今年2000余名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事业单位就业,留深率超八成。
目前,深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业优势就是教育优势,众多优秀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构成强大吸引力,也可以引导高校加快布局产业急需学科专业,培养产业急需人才,构建起更加生机勃勃的“教学研产用”生态。
在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中,深圳被赋予推动新兴领域产业发展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的任务,支持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培育一批掌握硬科技的创新创业人才,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专业型、“小而精”高校办学模式。
深圳接下来将大力推动全市高校高水平特色化发展,加快建设深圳海洋大学(筹),高标准推进暨南大学深圳校区、大学城国际校区、哈工大(深圳)二期等项目建设。在一批批优秀学子奔向这座“梦都”的同时,深圳高校也将越办越多、越办越好,让这座创新之城更添活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1“风王”即将“登基”?秋台风来了个“双连击”,深圳周末下雨“魔咒”又被激活了!
2娃放假,我上班?“春秋假”刷屏,这届家长喜忧参半
3千元“喝茶费”换虚假停车位?@深圳车主,你找的“停车位代办”可能是骗局丨有料
4极克雷达|iPhone17“最强对手”?搭载“妙享背屏”,小米17全系列更多剧透→
5迪卡侬回应“处女地”广告文案引争议,已撤除
6湖南一高校辅导员被曝诈骗上百人超700万元,多名受害者发声,警方回应→
7深圳“限外”政策调整!
8数字能源革命浪潮下 9月18日全球目光聚焦深圳会展中心
9深圳市解除分区雷雨大风黄色、分区暴雨黄色、全市雷电预警信号 | 持续关注
10读特热评 | 女乘客卧铺打伞,隐私需求不能被无视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