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多区联动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深圳的空气中飘散着“全运味道”

晶报记者 李一凡 邹振民
07-28 18:37
收录于专题:晶报·特别报道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深圳以一系列高质量全民健身和交流活动率先“燃场”

随着十五运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临近,深圳以一系列高质量全民健身和交流活动率先“燃场”。

▲宝安体育中心夜景航拍。 滨海宝安供图

从宝安体育场夜幕亮灯到南山“3H”运动挑战赛热力开跑,市民与青年群体纷纷以脚步、汗水与激情,提前拥抱这场全民盛会。

▲8月1日即将迎来十五运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有“竹林”之称的宝安体育中心亮灯扮靓宝安中心区夜景。童艳龙/摄

宝体亮灯迎倒计时

7月25日晚起,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核心场馆之一,宝安体育场、宝安体育馆开启景观灯光秀,璀璨灯光勾勒出场馆轮廓,点亮宝安夜空。亮灯活动不仅提升了区域“迎全运”氛围,也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成为新晋夜游热门点位。

7月26日一早,宝体副场迎来一场全民健身“快闪”——120余名跑友齐聚宝体,参加由深圳奔跑者马拉松俱乐部宝体分部组织的10公里跑比赛。比赛采用环形跑道25圈制,早上6时25分,随着发令枪响,跑者依次出发,在盛夏晨曦与全民热情中完成一场别具意义的“全运热身跑”。

▲宝安体育场副场全民健身“快闪”活动现场。

最终,男子组张连峰以35分57秒的成绩夺冠,女子组吴晓静以44分03秒斩获第一名。值得关注的是,男子组冠军成绩已接近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女子前三名均跑进45分钟以内,展示出深圳本地业余跑者的出色竞技水平。

“这次活动既是一次跑友交流的机会,也让我们普通市民切实感受到全运氛围。”主办方代表夏军威表示,未来还将围绕十五运会倒计时节点,开展多场路跑活动,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热潮。

湾区“3H”挑战赛开跑

7月26日,南山热力四射。西丽湖畔骑行追光,深圳湾畔微马逐风,大沙河畔赛艇破浪——2025首届大湾区“3H”运动挑战赛激情上演,近300名深港澳青年用速度和汗水点燃湾区活力。这场融合骑行(Health)、微马(Harmony)、赛艇(Hope)的“三合一”挑战,不仅比拼耐力与协作,更是一次青年文化交流的“高燃聚会”:趣味障碍+速度比拼,西丽湖骑行赛“笑中带飙”;日出剧场奔向大沙河,微马跑出“并肩作战”的青春默契;赛艇整齐划桨,拼的是节奏,更是信任。

▲2025首届大湾区“3H”运动挑战赛在南山开赛。 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除赛事外,还同步开展无人机彩烟表演、舞狮、拉拉操、街舞等文体演出展示,设有互动体验区供市民参与套圈、投壶、趣味保龄球等小游戏,增强群众参与感与现场活力。

参赛选手纷纷表示,活动不仅增进了三地青年间的了解与协作,也让大家共同期待即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的十五运会。“刚开始还有点生疏,一上赛道就完全进入状态了。对运动的热爱,把我们连接到了一起。”一位来自香港的参赛青年说。

十五运氛围持续升温

8月1日,十五运会将迎来开幕式倒计时100天的重要时点。根据此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消息,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将同步举行系列主题活动。其中,香港将于8月2日举办倒计时100天大型庆祝活动,并在8月3日组织全港18区全民运动日;澳门也将在8月1日开展专题活动,激发全民迎全运热情。

作为首届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首次走进香港和澳门的全国运动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湾区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在深圳,随着倒计时临近,各赛区测试赛、氛围营造、全民健身、创意征集等多项活动正密集推进,全民参与热情不断升温。

未来,深圳还将以更多高质量赛事活动,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深度融合,让全民共享全运成果,共绘“全民全运、你我参与”的美好图景。

十五运会相关报道:

开、闭幕式将突出“体育+艺术+科技”

7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筹办情况。目前竞赛场馆改造全面收官,竞赛总日程发布,粤港澳在赛事协调、通关措施上推出多项创新。

诸多创举彰显湾区特色

十五运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11月21日于深圳闭幕。目前,68场测试赛已完成过半。群众赛事活动如火如荼,上百万人参加了预赛和“我要上全运”赛事活动。十五运组委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介绍,在赛事组织机制等方面有新探索,跨境测试赛首创“一赛事一次跨三境”和“无感通关”模式,以“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破解不同法律体系下的要素流动难题。

赛事筹办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要求,呈现诸多特点——十五运在全运历史上首次实现不新建大型场馆,广东赛区75个比赛场馆中超过90%为现有场馆升级改造,实现科技赋能,且不新建“全运村”;促进区域融合,建立多层级专业指挥体系,19个城市参与办赛,尊重港澳意见布局项目,跨境赛事成为全运历史首次;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在多方面创新,彰显湾区魅力。

19城协同办赛,全方位保障

十五运会筹办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按“广东为主、港澳优先”原则,将赛事安排在19个城市进行。

广东推进1160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疏通623条涉赛道路堵点。三地制定综合保障方案,3万名“小海豚”志愿者将提供服务。

十五运组委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介绍,在筹办过程中,粤港澳三地一直保持紧密交流,包括视察跨境路线等。三地利用科技协助,确保通关“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确保车队及运动员不会偏离赛道等。

开、闭幕式突出“体育+艺术+科技”

十五运会开、闭幕式分别由广州和深圳承办,为全运会历史首次。目前创意方案基本完成,突出“体育+艺术+科技”思路,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突出“家国情怀”,粤港澳三地将同步升国旗、唱国歌,用创新形式和手段生动演绎中华传统文化;二是突出“湾区魅力”,融合非遗与现代艺术等,展示岭南文化,三地运动员同场入场凸显联办特色;三是突出“体育之美”,融入传统体育元素,展现运动之美与拼搏精神;四是突出“科技之光”,运用裸眼3D、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技术手段,实现“技术”和“艺术”的融合。

门票销售兼顾惠民与公益,官方票务平台8月上旬上线,8月下旬分阶段放票。

赛事期间,广东省着力打造“观赛+旅游”消费新场景以及“跟着赛事去旅游”精品文体交旅新品牌,还将携手港澳打造“一程多站”深度游产品,促进赛事经济与文旅消费双向赋能;澳门赛区推动“赛场即景点、观赛即旅游”的融合模式;香港积极争取内地居民赴港签注便利措施。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李一凡 邹振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