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福田区建区3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深圳“着力打造城市文明典范,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的时代使命,福田区从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动员发动、检查督办等方面主动作为、持续发力,以“绣花”精神和“城市文明典范”的标准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中心城区品质全面跃升,努力探索符合深圳实际的文明城市创建路径,为建成城市文明典范作出“福田示范”。
“顶层设计” 完善文明建设“四梁八柱”
让文明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满城飘扬,让“创文”的每一项细化工作,都拥有与之相呼应的标准化要求。
从市民公约到文明标识,从“1米线”市民有序排队距离,到公益广告的多样化内容,遍布于城市公共文明中的这些细微点滴之处,如今都有了统一的福田标准,进而成为了工作职责传导管理“末梢”的有力抓手。
今年4月,福田区以倡导文明防疫为契机,聚焦民生问题,以利民、惠民、便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市率先制定《城市文明典范城区建设标准》。
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基础上,该标准立足更高层次,对城市秩序、市容环境、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建设提出224项标准,聚焦市容环境、城市秩序、城市精细化管理及市民文明素质,对文明建设指标数、内容、涵盖层面进行深化,对标准量化、客观化,全力打造符合福田中心区城区定位的现代文明指标体系。同时,打造39个文明创建示范点,以点带面将创建经验在全区范围复制推广,努力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
不断优化、量化,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切切实实地让“标准”落地!今年以来,福田区在更高层次和水平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多措并举实现办事更方便快捷、环境更安全舒心、生活更幸福美满。
打基础、立长远,起草各类制度8项,工作方案50项,架构文明城市创建的“四梁八柱”,积极构建“创文没有终点”的长效机制,通过“聚合力”为文明城市建设“添动力”。
力推“一把手”创文。在全市首设“周六创文日”,由区主要领导牵头挂帅,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每周六分赴挂点街道、社区、学校巡查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建立区委常委会研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度、每周文明城市建设调度会议、每周“创文”联席会等工作机制。
上下一心,“全民创文”。开展党建创文、商圈创文、企业创文、社会组织创文、外卖小哥创文、青少年创文等行动,打造全民参与的“创文”模式,营造文明城市创建人人有责的氛围。
“文明巡访团”,广泛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福田好公民和志愿者、网民等加入巡访队伍;“小手拉大手”则通过聘请创文“小顾问”,深度参与创文工作。
力推“责任创文”,让文明城市创建成为责任到条块、责任到人,将“创文”长效机制的建立落到实处。制定《福田区2020年文明城市创建行动方案》《福田区2020年文明城市创建责任分工表》等指导性文件,将210多项创建指标逐项分解至责任单位。
定期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测评,对创文的情况以简报形式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2020年已开展测评12次,检查点位1970个,发现问题处3862处。建立文明创建网格化巡查制度,全区400多名处级领导干部挂点担任1547个社区网格的文明城市创建网格长。网格长每周带领社区、工作站、居委会负责人深入挂点社区实地“行走”、查缺补漏、监督落实,确保全部网格创建达标。
“以民为本” 打造永不落幕民生工程
以民为本,是贯穿文明城市创建的初心;人民满意,是检验文明城市创建的标准。
今年以来,从上线“便民程序”持续扩充非接触式政务服务,到房屋登记租赁备案上线秒批,从配足便民饮水机、爱心雨具、应急充电设备,到配齐急救箱、AED急救仪等,福田区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办事速度和效能,也持续刷新着市民的体验。
办事窗口,既折射着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成为了福田坚持以民生为核心维度“创文”的一个生动缩影。
“要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项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来打造,持续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福田区委书记郑红波提出,要让“首善之区,幸福福田”从一句口号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把“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深深融入到福田的城市气质中去。
9月19日,福田区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进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提出打造“福田标准”2.0版,以永远在路上的作风推进“创文”,构建城市文明长效机制,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
据了解,在原有标准基础上,2.0版标准按照可视化、可量化、精细化要求再升级,尽可能地减少主观性,增加客观性;减少描述性,增加量化性,建立一个覆盖38种点位类型,包含近240条具体标准的城市文明典范城区建设标准体系。
除此之外,在智慧“创文”平台建设方面,该区将与中国平安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优势,把“福田标准”所包含的200多条测评具体标准全部纳入智慧化测评体系中,精准、及时地发现和反馈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完善数据采集方式,加大信息采集力度,提高系统智慧化水平,有效消除“创文”工作中的盲点,科学反映文明建设成效。
据悉,福田区正加紧研究制定《福田区在更高层次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文化艺术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率先塑造文明典范城区行动方案(2020-2025)》,制订规划图、路线图和施工图,持续谋划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
编辑 昌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