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为媒,温暖作伴!坪地街道用歌声筑牢新业态劳动者“暖心防线”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刘仙丹 邱秋燕 文/图
07-26 16:0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25日晚,龙岗区坪地街道耐思初维港茶餐厅灯火璀璨,一场专为新业态劳动者量身打造的“音为有你・乐暖人心”音乐会在这里温情上演。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家政工作者等新业态从业者齐聚一堂,在旋律与欢笑中卸下疲惫,感受来自坪地“暖工服务圈”的贴心关怀。这场由坪地街道总工会主办、中心社区工联会协办的精彩演出,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街道构建新业态劳动者关爱生态的生动实践,勾勒出坪地与新业态劳动者“双向奔赴”的美好图景。

“刮风这天我试过握着你手,但偏偏雨渐渐大到我看你不见”,京东外卖骑手卢伟军演唱的《晴天》刚起调,台下便响起会心的掌声。这位每天骑行百余公里的配送员,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唱出了户外工作者对晴好天气的期盼,也唱出了穿梭街巷时的自在心境。正如主持人所说:“配送箱被晒得发烫时,一句‘慢点骑'的关心,就是他们的小确幸。”

当晚,舞台上的主角,几乎全是来自新业态一线的“自己人”。顺丰速运的张浩用《我们的时光》吟唱奔波中的珍贵记忆,美团外卖骑手黄军军借《挪威的森林》传递片刻宁静的渴望,滴滴司机赵明亮演绎的《流浪歌》则在温暖氛围中褪去伤感——“现在有工会当我们的家,再也不是孤单的漂泊者”。

家政从业者张秀珍演唱的《终身美丽》,为现场女性劳动者送上特别祝福。“工会开的收纳技能班让我涨了本事,现在客户都夸我专业。”她笑着说,这份被认可的“美丽”,是坪地给她的底气。而龙岗区职工之星、曾与齐秦同台的王鹏,用歌声证明:“在坪地,劳动者的才艺从不被职业标签定义。”

脱口秀演员王明山带来的《驴肉小山子》,用行业里的真实趣事逗笑全场。“订单爆单时互相搭把手,雨天里工友递来的伞,这些才是最实在的温暖”,他的话道出了现场许多人的心声。

“70多家爱心商户组成的服务网络,15分钟可达的便利关怀”,音乐会间隙,主持人提及的“暖工服务圈”引发强烈共鸣。这个6月25日在创城CCone购物中心启动的工会服务品牌,已成为坪地街道关爱新业态劳动者的标志性举措。

作为首批加入“暖工服务圈”的商户代表,本次音乐会举办地耐思初茶餐厅的王老板全程守在台下,听到《总有你鼓励》时难掩激动。“我们餐厅就在骑手取餐集中区,每天看着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总想着能做些什么。”他指着菜单上极为优惠的“骑士专享套餐”说,“希望我们餐厅不仅是用餐点,更是工会与劳动者的联络站。”

“累了能去爱心商户喝杯热水,车没电了就近能换电。”从事外卖配送多年的张锦胜在演唱《总有你鼓励》后坦言,服务圈带来的不仅是便利,更有被重视的感觉。他特别珍惜街道搭建的互助平台:“工会组织的技能培训、健康讲座,让我们觉得很有依靠。”

坪地街道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暖工服务圈”创新打造“一圈多支点”模式,涵盖休憩补给、应急救助、技能提升、法律援助、文化休闲、子女关爱六大类服务。通过与商超、餐饮、药店等70余家商户联动,将关怀嵌入劳动者的工作生活轨迹,实现“工作间隙能歇脚,遇到困难有人帮”。

“工会就像隐形的伞,平时感觉不到,下雨时才知有多重要。”散场时,快递员小李的话道出许多人的感受。这场音乐会,更让他记住了地图上没有标注的温暖——“原来我们的辛苦,真的有人看在眼里。”

据悉,坪地街道下一步将依托“暖工服务圈”,推出“劳动者微心愿”征集活动,希望联动更多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正如压轴曲《像梦一样自由》所唱,在这片充满温度的土地上,坪地新业态劳动者正收获着更踏实的归属感,他们不再是城市里的匆匆过客,而是与街巷烟火相融、与发展脉搏同频的建设者,以奋斗为笔,在时光的画卷上勾勒出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生动图景。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彦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刘仙丹 邱秋燕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