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主办,前海企业廉洁促进与合规管理联合会承办,前海两新组织党委、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和前海金融同业公会协办的“法治引擎 企航未来——前海企业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零距离对话”活动在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中心举办。
本次活动聚焦企业关注的知识产权问题,邀请来自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前海国际知识产权综合运营服务中心(香港)有限公司等机构的专家进行专题讲解与交流答疑。
活动中,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审查确权一部负责人周梦颖围绕“专利快速预审业务”进行介绍,系统讲解了五个方面内容:一是“什么是专利预审”;二是“为什么要做专利预审”;三是“谁可以申请专利预审”;四是“什么时候提交专利预审”;五是“怎么提交专利预审”。通过具体案例和流程图,企业代表对专利快速预审机制有了清晰认知,表示将在后续专利布局中充分利用该服务,提升审查效率。
随后,来自前海国际知识产权综合运营服务中心(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锴以《海外知识产权风险与应对实践》为题,深入剖析了跨境电商、海外参展、国际贸易等领域中中国企业常见的知识产权风险表现与典型案例,包括美国337调查、海关查扣、海外诉讼等。他结合自身十八年实务经验,指出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法律制度差异、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等问题,提出企业应重视知识产权前期布局、风险排查与海外应对策略。
此外,活动还介绍了“前海企业法务联盟”的最新动态,前海企业法务联盟持续发挥平台优势,目前法务联盟已吸纳90家企业加入,律师事务所增加到12家,覆盖多个行业领域。该联盟将联络前海各企业法务合规部门的专业人员,凝聚成一个紧密的法务合规共同体,搭建企业间法务交流与学习的桥梁。通过组织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提升企业法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对复杂法律问题的能力,同时借助前海管理局和联合会的协调作用,以联盟为平台,精准对接法治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实现法律服务供给与企业需求的高效匹配,助力前海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同时也欢迎企业积极加入“前海企业法务联盟”,共同构建更具活力与专业力的法务合规生态圈。
本次“零距离”对话活动为企业搭建了与知识产权专业机构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增强了企业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认知与防控能力。下一步,联合会将持续关注企业合规与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常态化开展“零距离”交流活动,进一步整合专家资源、畅通沟通渠道,推动实现企业诉求精准对接、法律服务高效落地,助力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