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丨嘹亮童声唱响湾区少年文化共鸣曲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07-25 11:4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台上童声嘹亮,台下掌声阵阵。7月24日晚,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节目——“童声耀湾区 拾梦向未来”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十周年展演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

这场展演不只是一场童声合唱的艺术盛宴,更是一幅十年文化耕耘的深情画卷。这项深耕十载的文化实践,不仅让童谣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焕发新生,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滋养着湾区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已然成为广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少年儿童架起一座联通心灵的文化桥梁。

展演以童声合唱、视频短片、现场访谈等形式,串联起非遗、科技、体育等元素,立体呈现了广东“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建设及喜迎十五运会的生动图景。孩子们用歌声诉说家乡的山川河流、历史文脉,唱出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担当。这种以童谣为载体的美育实践,不仅让孩子们在歌唱中深切感受到文化的无穷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

活动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社会与技术平台的合力。省级部门的统筹引领,各地教育、文化机构的积极参与,以及音乐界“大咖”的倾情加盟,为童谣创作注入了专业力量。而融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让童谣从课堂走向网络,突破地域限制,触达更广人群。588万次的专题页面累计浏览量,折射出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与公众的热情参与。这种“省级统筹、湾区联动、全域推进”的模式,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童谣短小精悍却意蕴深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岭南童谣传唱活动自2015年启动以来,始终坚持寓教于乐、守正创新,将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巧妙融合。共征集原创童谣7000余首,遴选推广了《中国字 中国人》《南音颂湾区》《鸭定鹅》等280多首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优秀童谣作品。这些具有中国风格、湾区特色、岭南风韵的童谣作品不仅旋律动人,更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和地域文化融入其中,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少年儿童的心灵。

“童声耀湾区 拾梦向未来”,不仅是这场展演的名字,更是广东文化育人的愿景缩影。岭南童谣传唱活动走过的十年,是广东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十年。让童声继续在岭南大地回响,持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是广东这片热土赋予少年儿童最真切的文化礼物。由此而言,十年只是刚刚开始,未来更可期待。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何涛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