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嗑代表 | 从外交降级到武装交火:泰柬关系如何走到这一步?

读特评论员 刘兰若
07-24 16:14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殖民遗产、条约模糊、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军方的利益驱动,让两国边境线注定无法和平。

当地时间7月24日,泰国与柬埔寨在达蒙通寺边境地区的交火,让本已因外交降级而紧张的两国关系跌入谷底。这场冲突不仅是一次局部武装摩擦,更像是两国争端长期积累的一次爆发。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回溯两国关系恶化的轨迹,此次武装冲突的爆发早有伏笔。此前,泰国士兵在边境巡逻时踩中地雷受伤的事件,已成为双方外交降级的直接导火索:泰国方面指责柬方新埋设地雷,并以此为由召回大使、降低外交关系等级;柬埔寨则将与泰国的外交关系降至最低级别(代办)。外交渠道的关闭,让原本可通过协商化解的分歧失去了缓冲地带,为冲突的升级埋下隐患。

冲突的直接导火索已陷入“罗生门”。泰国陆军称柬埔寨方面率先开火,而柬埔寨国防部则强硬回应是泰军先开枪,柬方仅是“严格在自卫范围内行动”。这种步步升级的对抗,实则是泰柬边境争端的历史惯性。

两国边境争端由来已久,其根源可追溯到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自法国殖民统治结束后,边境划分存在诸多模糊地带,其中柏威夏寺争端最为著名,达蒙通寺附近也因边界问题频繁爆发冲突——7月13日双方在此发生对峙导致游客撤离,15日又因士兵肢体冲突加剧紧张局势,成为边境争议的又一焦点。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将柏威夏寺判给柬埔寨后,其周边土地归属仍争议不休,而达蒙通寺一带的冲突则进一步凸显了边境划分模糊带来的持续隐患,共同构成了点燃泰柬矛盾的关键 “引信”。

图源:中国青年报

除了历史遗留问题,现实利益的博弈更让边境局势雪上加霜。近年来,两国争议海域陆续探明油气等资源,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使双方在勘探、开发权上互不相让。

而泰国国内政治也处于周期性波动之中,边境议题也常被用作转移矛盾的工具。今年6月,泰国总理佩通坦与柬埔寨前首相洪森有关边境争端的通话录音外泄曾引发轩然大波,这也导致佩通坦被停职。(此前评论>>上任仅10个月佩通坦突遭停职,泰国政局走向何方?

军方在边境事务中话语权的膨胀,可能进一步削弱文官政府的外交主导权,形成军方行动牵引外交政策的扭曲逻辑。正如此次冲突所暴露的:当战争与和平的决定权更掌握在军方手中,外交协商便成了弱势选项。

总而言之,民族主义情绪、殖民遗产、条约模糊以及军方的利益驱动,让两国边境线难以实现持久和平。

泰国军方称已出动F-16战机摧毁柬方两处军事设施。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泰柬边境交火,受伤最深的还是边境地区的普通民众:泰国果农销路中断,柬埔寨边民缺电少油,日常生计步履维艰。无论最终胜负如何,双方都是双输的局面。对于东南亚地区而言,这种对抗破坏了区域一体化的良好势头,也让东盟的危机调解能力面临考验。

当前,国际社会的呼吁与东盟的调解努力,仍是化解危机的关键。但更重要的是,两国需要意识到:边境管理的复杂性,从来不是诉诸武力的借口。将“边界线”转化为“合作带”,以资源共享打破零和博弈的困局,才是跳出“冲突-缓和-再冲突”循环的出路。从外交降级到武装交火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毕竟,边境线划在地图上,更应刻在相互尊重的共识里。若不重建互信、重启对话,两国关系恐怕只会在对抗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评论员 刘兰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