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睡前美美地往枕头上一躺
突然天旋地转
感觉整个房间在“坐过山车”
或者早上翻身想赖个床
眼前的世界突然开始旋转
吓得你瞬间清醒
还忍不住恶心想吐?
先别慌着怀疑自己得了“怪病”
你可能只是被耳石症给缠上了
看完就知道
对付它其实超简单!
01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这东西,听起来像耳朵里的“小石头”,其实是内耳里的一群碳酸钙结晶,个头小到肉眼看不见。
正常情况下,耳石就像“平衡仪”,它们会乖乖附着在内耳的椭圆囊和球囊里,帮助感知头部的位置和运动。
当耳石脱落并进入半规管时,就会在头部位置变化时刺激神经,导致短暂的眩晕,也就是所谓的“耳石症”,医学上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图源:网络
耳石症的眩晕自带“独家标签”,很好辨认:
●姿势一换就发作:通常在躺下、翻身、起床或抬头时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暂(几秒到1分钟)。
●旋转性眩晕:患者感觉周围环境在旋转,类似于坐完旋转木马后的眩晕感。
●伴随恶心、呕吐:严重的眩晕可能引发自主神经反应,如出汗、恶心甚至呕吐。
●不影响听力:与梅尼埃病不同,耳石症通常不会影响听力。
值得注意的是——耳石症的眩晕是阵发性的,不会持续存在,也不会在静止时发作,全看你的脑袋怎么动。
02
哪些人容易被耳石“盯上”?
耳石症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年龄增长: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更常见,可能与耳石退化有关。
●头部外伤:如跌倒、撞击头部可能导致耳石脱落。
●长期卧床或缺乏运动:如手术后长期卧床、不爱运动的人,耳石更容易“躺出问题”。
●内耳疾病:如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可能诱发耳石症。
●骨质疏松或维生素D缺乏:研究表明,耳石症患者常伴有钙代谢异常。
当然,也有一些人找不到明确诱因,属于特发性耳石症。
03
去医院咋确诊?
医生有“绝招”!
如果你出现了反复发作的位置性眩晕,怀疑自己是耳石症,挂号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即可。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
Dix-Hallpike试验
让患者从坐位快速躺下,头偏向一侧,观察是否诱发眩晕和眼震(眼球不自主抖动),这是诊断后半规管耳石症的金标准。
Roll Test(翻滚试验)
即平躺着左右翻身,用于检查水平半规管耳石症。
图源:网络
听力测试或影像学检查
如CT或MRI,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疾病(如脑卒中、听神经瘤等)。
耳石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病史和体位试验,通常不需要复杂的检查。
04
治疗:把耳石“请”回原位就好
好消息是,耳石症的治疗非常有效,且大多数患者无需吃药或手术,医生“转转头” 就能治~
✅耳石复位治疗(关键治疗)
如Epley复位法、Semont复位法、Barbecue翻滚法……名字花里胡哨,原理都一样——通过特定的头部运动将脱落的耳石重新移回正确位置。一次复位的成功率可达70%-80%,少数患者可能需要多来几次。
✅家庭自我复位法
如果无法立即就医,患者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复位动作(如Brandt-Daroff练习)来缓解症状,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药物治疗(辅助)
虽然药物不能根治耳石症,但眩晕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前庭抑制剂(如倍他司汀)或止吐药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极少数情况)
对于反复发作、复位无效的顽固性耳石症,可考虑半规管堵塞术,但风险较高,仅作为最后选择。
大多数耳石症患者在复位后1-2周内症状就会消失了,但耳石症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部分人可能复发,除了定期复查,想要预防这种情况或加速康复,这几点也要牢记:
●避免快速头部运动:如突然躺下、猛回头等动作可能诱发眩晕。
●加强锻炼: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平衡功能。
●补充维生素D和钙:尤其对骨质疏松患者可能有益,别让耳石因为“缺钙”提前“罢工”。
总之,耳石症就像个调皮的小孩,虽然发作起来令人不适,但通过正确的诊断和复位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快速康复。
下次再碰到翻身就晕的情况,别自己吓自己,及时去医院“送”耳石回家就行啦!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