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张莹
7月22日,黄茅峡水库工程正式动工。建成后将完善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完善连江流域中下游防御体系,极大缓解广州、佛山、清远等城市的防洪压力,对于筑牢水安全保障,推动区域发展意义重大。
据悉,黄茅峡水库工程位于连江干流清远英德市大湾镇,是连江干流首座控制性防洪工程,也是北江防洪体系的“关键一环”。工程估算总投资135亿元,防洪库容5.47亿立方米。工程任务以防洪为主,结合航运,兼顾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建成后,可进一步完善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减轻广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及清远市防洪压力,减少飞来峡库区内的临时滞洪区启用几率,同时预计可年均输出1.55亿千瓦时绿色电能,推动500吨级船舶通航能力延伸至连江腹地,为英德灌区提供12万亩灌溉水源。
据悉,北江是珠江流域第二大水系,流经韶关、英德、清远主城区以及广州、佛山、肇庆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广东省内流域面积覆盖6市25县(区)共42930平方公里。
有史以来,每逢雨季北江洪水肆虐。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一直把保护北江作为重中之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基本形成了由乐昌峡水利枢纽、飞来峡水利枢纽、北江大堤、潖江蓄滞洪区、芦苞涌和西南涌分洪河道等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流域防洪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守护广州、佛山、清远等地社会安定、百姓安宁。
据了解,由于近年极端天气频发,北江流域屡遭洪水威胁,连江中下游部分城镇经常受淹。广东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兴建黄茅峡水库,以解连江洪涝之患。省有关领导同志多次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动黄茅峡水库工程入选国家“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交通、国资等有关部门、单位同向发力,并在今年获得首批8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
广东水利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