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水奔涌百公里润泽深圳。7月15日,深圳市水务局开展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下称“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调研活动,记者与专家代表深入鲤鱼洲泵站、公明水库和五指耙水厂,了解工程的建设与运行情况。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是广东“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深圳、东莞、广州南沙等地发展缺水问题的同时,有效改变以往受水区单一供水格局,提高城市的供水安全性和应急保障能力,对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工程西起西江干流顺德鲤鱼洲,穿越狮子洋,东至深圳公明水库,全长113.2公里,于2024年1月30日实现通水。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设计年供水量达17.08亿立方米,是广东已建成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资源配置工程。
上午经过约2小时车程,调研团队抵达了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西江干流水道中央的鲤鱼洲泵站。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景衡介绍,鲤鱼洲泵站是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取水“第一站”,也是工程三座泵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工程控制性关键施工节点之一,其设计精巧,功能齐全。泵站顺水流向布置了进水闸、进水前池、防洪闸、主泵房、量水间和高位水池等设施,确保了西江水能够经过加压提升后,高效、安全地输送至高新沙水库。泵站的整体运作机制不仅体现了工程技术的先进性,也凸显了对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精细化程度。
在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在深圳市的交水点——公明水库,调研团队详细了解了水库的运行管理情况、水源保护措施以及应急供水保障能力。据市公明供水调蓄工程管理处负责人介绍,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设计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其中为深圳供水8.47亿立方米,占比近半。截至目前,公明水库已经承接西江水4.86亿立方米,输供水超4.08亿立方米,流入约48万户居民家中。
接着,调研团队来到了五指耙水厂。五指耙水厂是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在深圳境内的关键受水点之一,西江原水进入水厂后,经预臭氧-混凝沉淀-砂滤-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次氯酸钠消毒等工艺,最终通过输水管网送至用户家中。五指耙水厂工作人员表示,天然水中含有一定的矿物质,在烧水过程中更容易看到白色漂浮物和“水垢”,但完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这些白色漂浮物实际上是由水中的钙、镁离子在加热过程中与氢氧根、碳酸氢根结合形成的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可以放心饮用。”
一同参观全程的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闻博表示,“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建成,对深圳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意义重大。”他介绍,深圳人口众多、产业密集、经济发达,但本地水资源匮乏,长期以来依靠东深供水工程、东江水源工程从市外引水入深。引入西江水,既能满足深圳长远水资源需求,也让深圳形成“两江并举”的供水格局,大大提高我市长远供水保障能力。
编辑 李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我为十五运加油#今天是播报主播。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全民迎全运,体态筑未来-志愿小记者亲子脊椎健康普及”活动 10月12日上午,我参加了“全民迎全运,体态筑未来-志愿小记者亲子脊椎健康普及”活动,我们共同学习了脊椎健康知识,这次活动令我收获颇丰。 首先,参与人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一些人还分享了与脊椎健康相关的生活故事,用真实经历强调了守护脊椎的重要性,引发了在场人员的共鸣。 随后,陈老师针对日常脊椎放松误区进行讲解,指出工作学习劳累时扭脖子的行为会增加脊椎不稳定性,并现场示范了正确的放松方法。我们跟随练习后,都感觉到脖子和脊椎的紧绷感明显缓解。 接着,蔡老师教我们如何预防和测量脊椎侧弯以及脊椎侧弯的早期介入。告诉我们脊椎侧弯的重要性和对身体的影响,同时着重强调保持正确站姿、坐姿和睡姿的关键作用,为亲子家庭提供了实用的健康指导。 活动最后,老师们为现场的参与者进行脊椎检查,并结合个人情况给出了个性化健康建议。 这次活动让我了解到了脊椎健康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从纠正一个小姿势、坚持一次放松动作开始,一起关注脊椎健康,用健康的体态迎接每一天。
00:35
环西丽湖绿道草涧驿的梦幻花田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12日拍摄,今日走进深圳市南山区环西丽湖绿道(碧道)草涧驿,邂逅一片绚烂的花田。紫色的蓝花鼠尾草肆意绽放,形成迷人的花海景观,漫步其中,仿佛踏入了童话世界,感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读特小记者#
#读特小记者# 在香港🇭🇰发现乐高的各种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